首頁 | 新聞大觀 | 中新圖片 | 中新財經 | 中新專稿 | 圖文專稿 | 中新影視 | 中新出版 | 中新專著 | 中新英才 | 華人世界 | 臺灣頻道 | 供稿服務 |
|
華人科學家楊振寧談未來三、四十年科技發(fā)展 2001年09月17日 13:18 世界著名科學家楊振寧先生十七日在第六屆世界華商大會開幕式上作題為《二十一世紀的科學》的演講。中新社記者 鄭萍萍 攝
中新社南京九月十七日電(記者黃少華)著名華人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香港中文大學與清華大學教授楊振寧今天上午在此間第六屆世界華商大會開幕式上,發(fā)表題為“二十一世紀的科技”的演講,暢談了未來三、四十年的科技發(fā)展。 楊振寧說,今天科技發(fā)展的高速度使得我們無法預測二十一世紀末世界將發(fā)展成什么樣子,就象二十世紀之初沒有人能夢想到二十世紀末的生物工程與網絡通訊一樣。可是如果我們只討論以后三、四十年間的發(fā)展,那么有一些大趨勢現(xiàn)在實際上就已經相當明朗化了。 就未來三、四十年的科技發(fā)展,楊振寧提出了四點看法: 一、今后三、四十年全球科技發(fā)展的重點將繼續(xù)向“技”方面傾斜。 楊振寧說,科技研究可以大略分成基礎研究、發(fā)展研究與應用研究三個階層;A研究加發(fā)展研究是“科”,發(fā)展研究加應用研究是“技”。今天應用研究的欣欣向榮的趨勢,將在今后三、四十年繼續(xù)下去,其中發(fā)展最快的領域有芯片的廣泛運用、醫(yī)學與藥物的高速發(fā)展、生物工程,這三者將是未來三、四十年世界經濟發(fā)展的火車頭。 二、如何處理“科”與“技”發(fā)展的相對比重將是十分復雜的問題。 楊振寧特別指出,印度、巴西和中國這三個人口眾多的發(fā)展中大國過去的政策有一點不同之處,而此不同之處有重要的長期影響,這就是中國的自力更生的精神。這個精神過去實施了三十年,然后在此精神之外加上改革開放的長遠政策,又實施了二十年,就產生了今天中國“科”與“技”都遠比印度和巴西進步的局面。 三、貿易全球化勢將繼續(xù)發(fā)展,尤其在中國進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后。 楊振寧說,二十多年前,鄧小平以他的卓越的遠見和無比的毅力,把中華民族帶上了一個新的方向,趕上了全球化的列車。這不僅是中國歷史上的大事,也是世界歷史上的大事。他說,全球化是沒有前例的大變更。一、二十年間它會帶來更大的全人類生產力,可是長久下去它也會帶來十分復雜的新問題,造成二十一世紀中葉人類必須面臨的新挑戰(zhàn)。 四、中國在世界科技發(fā)展中的地位將大幅提高。 楊振寧指出,今天中國的高科技比起先進國家還差一大截,這就使得許多人認為中國的科技不行。這是完全錯誤的看法。近代科學引進中國是二十世紀的事情。一個世紀之間只幾代人就從真正的零開始發(fā)展到了今天中國但是神舟號飛船可以升天與收回的地步是史無前例的高速發(fā)展。中國科技發(fā)展如此迅速有其內在的基本原因,而這些原因在二十一世紀是更加強了,更鞏固了,所以到本世紀三十年代與四十年代,中國的科技水準必定會達到世界的最前線。(完) |
|||
|
新聞大觀| | 中新圖片| | 中新財經| | 中新專稿| | 圖文專稿| | 中新影視| | 中新出版| | 中新專著| | 中新英才| | 華人世界| | 臺灣頻道| | 供稿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