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了歐洲游的中國人會很多,但是沒有想到會多到這種地步。
7月20日,海南航空公司開通布魯塞爾的直達航線,水皮隨首航團進入歐洲,所到之處的感受和10多年前到泰國的感受一模一樣,怎么看到的都是中國人?
巴黎的盧浮宮自不待言,既然入口都是華裔美國人貝聿銘先生設計的,中國人多一點是可以理解的,老佛爺百貨商場雖然歷史悠久,但是面對蜂擁而至的顧客,提供中文服務也是可以理解的,科隆大教堂全世界有名,邊上開家中文免稅店也不值得大驚小怪;水皮不能理解的是像布魯塞爾這樣街道上見不到人的地方,于連小男孩撒尿的銅像邊開店賣巧克力的居然都是中國人,阿姆斯特丹的風車村里停的16輛大巴,14輛上下來的是中國人,在中國飯店吃飯,外面等著翻桌的中國人居然有上百人,盧森堡這樣人口不過幾十萬的小國家,中國銀行的中文廣告居然做上了街頭的閱報欄。
看到如此多的同胞如過江之鯽般涌入歐洲,水皮腦子中閃過一個念頭,如果歐洲開放中國人購房移民的政策,全歐洲的房價會不會被炒上天呢?
這種可能性不是不存在的。長年住在巴黎的小導游告訴我們,巴黎近郊的房價10年前差不多是4000歐元一平方米,現(xiàn)在已經漲到了8000歐元一平方米。巴黎的情況特殊一點,老城內的格局200年前已經形成,而且身為歐洲時尚之都,地位和上海在中國相當,除非大富之家,否則難以問津。但是,走出巴黎,歐洲絕大部分的城市房價均和北京相當,柏林的普通商品房每平方米也就1000歐元,相當于10000元人民幣,這樣的價格只能在北京的三環(huán)之外找房。同樣只能找普通商品房,還不能找高檔一點的公寓房。所以,站在冷寞的歐洲城市街頭,不止一個人同水皮一樣會產生如此的想象。
但是,可能就是可能,不是能夠;想象就是想象,不是現(xiàn)實。據(jù)水皮所知,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80多個成員國中,至少有137個國家對外國人購房都有限制。道理是簡單的,不講也罷。但是,這樣簡單的道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否則就不會有六部委規(guī)范外資炒房的171號文了。
7月24日,建設部在千呼萬喚之中,終于公布了由建設部、商務部、發(fā)改委、人民銀行、工商總局和外匯管理局聯(lián)合于7月11日,即兩周前已經制定的《關于規(guī)范房地產市場外資準入和管理的意見》,文件的公布雖然拖沓了一點,但是總歸是對輿論有了一個交待,也算是一種良性互動的表現(xiàn)。
171號文的要害之一是明確境外機構和個人在境內投資購買非自用房地產,應當遵循商業(yè)存在的原則,房地產企業(yè)投資額超過1000萬美元的,注冊資本不得少于投資總額的50%;要害之二是明確境外機構和個人購買自用自住商品房必須在境內工作和學習一年以上并采用實名制。
并非巧合的是,國際物業(yè)顧問公司戴德梁行在此前4天發(fā)布的報告宣稱,目前中國大陸已經成為全球地產投資機構的熱選地區(qū)。不僅游離的海外民間資本,而且大量的機構投資者大舉進入國內市場,并且已經開始從北京和上海等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市場推進。數(shù)字顯示,海外資金在2005年出現(xiàn)爆發(fā)趨勢。2005年境外機構購買境內建筑物資金34億美元,中外合作房地產項目2119項,合同利用外資194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54.18億美元。50%的外資投在北京,43%的外資投在上海;44%的外資來自美國,36%來自新加坡,20%來自澳大利亞;投在寫字樓的外資58%,商鋪占30%,住宅7%。
絕非巧合的是,2005年正是中國政府明確房地產為重點宏觀調控對象的一年。這一年,上海的地產價格出現(xiàn)調整,北京卻開始大漲,境內機構和資金開始觀望,海外資金乘虛大舉進入。整整一年半的時間中,有關部門對此束手無策,放任自流。這些海外資金在沒有任何監(jiān)管的束縛之下如入無人之境,整幢整片直至整個項目地收購高端地產項目,直接拉高打開了高端地產的價格空間,為新一輪上漲作出強烈的示范效應。
老實講,外資進入房地產的資金量是有限的,不過100億人民幣左右,和1萬億人民幣的市場交易總量相比并不算多,但是,影響是巨大的,后果更是惡劣的。水皮早就在雜談中提出,中國的民間資本不可能同時支撐股市和樓市走牛,樓市不跌,牛市就無期,但是這樣的判斷并沒有考慮到外資這個變量,如果加入外資這個變量,那么,股市和樓市就極有可能雙雙走牛。事實上,正是外資的進入封死了上海高端房地產的價格調整空間,打開了北京高檔公寓的上漲空間,導致了目前這種房地產市場調不下去,股市漲不上去的僵持局面。
171號文能不能有效抑制外資炒房呢?
也許能,也許不能。
也許能,指的是一個六部委聯(lián)合出臺的文件顯示的是政府的決心之大;也許不能,指的是六部委聯(lián)合出臺的文件顯示的是政策的變數(shù)之大。更關鍵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具體執(zhí)行政策的地方政府和聯(lián)合制定政策的中央政府利益取向并不一致。
房地產的宏觀調控之所以出現(xiàn)越調越漲,越控越漲的失控局面,原因是復雜的,既有人民收入增長改善住房條件的消費需求,也有流動性過剩導致的投資需求,不分清這兩種需求就不能對癥下藥,出臺的措施就容易被開發(fā)商誤導甚至反挾持。從現(xiàn)實來看,滿足消費需求,控制投資需求,打擊投機需求是一種必須的政策取向。限制外資炒房的171號文在水皮看來只是一個象征,操作意義未必有多大,因為缺少了一個大的立法前提,那就是禁止炒房。什么時候,人大立法禁止炒房,什么時候打擊外資炒房才于法有據(jù),什么時候房地產市場才會回歸正途。畢竟,最大的炒房勢力還在中國民間。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水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