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得了,我每平方米7200元買的房,才兩個多月,每米就飚升了近2000元,好嚇人!”筆者辦公室的一位同事似乎對還在圖紙上的房產(chǎn)增值并無興奮感,反倒是一種憂慮。她說,北京樓市有點邪乎。
筆者同事所買樓盤既不在京城鬧市區(qū),也不挨著環(huán)線或城鐵,而且還是家名不見經(jīng)傳的房企,可就楞把房價節(jié)節(jié)拔高。類似這個樓盤的舉動近期在北京不在少數(shù),弄得單位里幾位本想借政府宏觀調控之機買套中低價房的年輕人,在尋尋覓覓后罷手,嗔怪當下的房價太高了。
最近北京官方公布的數(shù)據(jù)也印證了這一點:今年1至9月份北京商品房期房買賣均價為7372元/平方米,同比上漲1400元/平方米,漲幅為24.7%。有意思的是同一統(tǒng)計,今年1—9月商品房期房預售成交13.6萬套,同比下降24.1%。這是多么強烈的對比:房價漲兩成,成交就跌兩成。這表明北京的消費者以“用腳投票”的方式,冷眼相看開發(fā)商的自賣自唱行為。
近來,北京的開發(fā)商為何都急火火地拔高房價?筆者以為,一是年根兒轉眼到了,各種貸款、欠賬要還,資金鏈吃緊,開發(fā)商急著從樓盤上摟錢;二是“賭徒心理”,北京是全國的北京,你嫌貴不買總有人會來買,賺一把是一把;三是以“房地產(chǎn)是支柱產(chǎn)業(yè)”為由進行“逼宮”,要挾政府別再出新招,而在樓盤定價上我行我素。
其實,開發(fā)商的這點小九九旁觀者都看得很清楚。要緊的是購房者要捂緊自己的口袋——就當跟賣方搏一回,看看到底有多少開發(fā)商能挨過這個年關。如果他們撐不住了,自然還會把房價降下來。
筆者以為,北京人應該學學上海的消費者,房價不回歸到去年9月的水平就是不出手。這種博弈比的就是耐力和持久性。
當然,北京的開發(fā)商也有另樣的,比如國美“明天第一城”。他們最近在京城掀起了價格戰(zhàn),攪了高價地產(chǎn)的局。他們嘗試“自己的房價自己定”,在集中數(shù)千購房人意愿的情況下,亮出開盤均價5200元/平方米的價格。這個舉動自然受到購房者熱捧,樓盤10月22日開盤當天就銷售500多套,3天售出1000多套房,這種熱烈場面如今在北京已少見了。遺憾的是這樣的房企太少了,盡管有人議論他們是在作秀,但實實在在的利益是讓購房者分享到了。
談到房價必然要觸及成本、利潤等敏感話題。為什么北京的開發(fā)商能在短時間內大幅度提高房價,而不受任何監(jiān)控?這說明“政府的手”還不強。
看看外地的情況:目前隨著福州市物價局公布房價成本清單之后,浙江等地也傳出消息,將把土地價格等房價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房價成本清單”的名義予以公開。筆者以為這體現(xiàn)了政府用有形的手加速和完善市場建設,以揚善懲惡、保護購房者的利益,是非常值得提倡的。北京該學學人家的做法,對部分開發(fā)商在短時間內哄抬房價、牟取暴利的行為予以曝光,讓北京的購房者也能明明白白地安心買房。(來源:經(jīng)濟參考報:作者:子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