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26日電 據(jù)香港大公報發(fā)自北京的報道,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本月中在青?疾鞎r提出了“發(fā)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觀察家們覺察到這一理念所釋放的政策調整信息。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國將陸續(xù)出臺一系列改善民生、惠及困難群體、推動社會公平的具體政策和措施!白⒅厣鐣健睂⒊蔀闆Q策者必須考慮的因素。
實際上,這并不是“共享”理念的首次提及。在十月份中共五中全會上,“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fā)展成果”出現(xiàn)在關于“十一五”規(guī)劃建議的正文中。
社會不公亮“黃燈”
圍繞“效率”與“公平”在今年一度引發(fā)數(shù)次大爭論。但不可否認的,推動社會公平已經是刻不容緩。占總人口百分之二十的最貧困人口在收入和消費中所占份額僅有百分之四點七,而占總人口同樣比例的最富裕人口卻占有百分之五十的份額,二者相差超過十倍。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亦坦承,國內居民收入差距自二○○三年以來急劇加大,已經亮起“黃燈”警戒。
據(jù)悉,“共享”理念首先將貫穿于農村工作當中。如果說近些年來發(fā)展成果沒有得到共享,那么首先是城鄉(xiāng)之間沒有實現(xiàn)共享,人為的城鄉(xiāng)二元制結構正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和批評。事實上,政策調整的步伐已經邁開。國務院決定從明年起西部農村義務教育費用全免,后年擴大到中西部地區(qū)。“共享”預示著城市反哺農村的時代到來。
對市場社會說“不”
報道稱,中國的高層已經意識到,經濟發(fā)展的目的在于提升全民福祉。在連日常生活用品都需憑票限量購買的計劃經濟時代,中國的老百姓特別是城市居民反而不必擔心沒錢看病和供養(yǎng)子女上學。在改革開放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在中國的GDP躍居世界前列、財政收入兩年增加了一萬億元的情況下,更沒有理由讓老百姓抱怨“買房貴、上學貴、看病貴”。
西方國家改革的經驗告訴我們,在對市場經濟說“是”的同時,還必須對市場社會說“不”。社會領域雖然不能對市場斷然拒絕,但正是近幾年來市場化過度的趨勢,使中國老百姓承受了教育和醫(yī)療的高昂代價。
對于任何國家而言,居民生活改善速度大大落后于經濟增長速度都是不能接受的。這是社會政策與經濟政策不對稱造成的。因此,在“共享”上升為執(zhí)政理念之后,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以公正公平為核心,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社會政策體系。
催生公共服務政府
另一方面,“共享”理念也將加速政府職能的轉型。在提出“共享”理念一周之后,胡錦濤在中南海主持了全體政治局委員關于行政體制改革的學習會。他明確提出,政府職能切實轉到經濟調節(jié)、市場監(jiān)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上來。而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的強化,就是真正實現(xiàn)“共享”的必要保證。(馬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