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27日電 題:國美內戰(zhàn)中的民意江湖
作者 石巖
9月28日,國美電器特別股東大會最終的投票結果行將公布,屆時,這場為期數月的國美內戰(zhàn)就將告一段落。在這場扣人心弦的內戰(zhàn)中,輿論的分野和變幻耐人尋味,將其單獨拎出梳理,或可為世人留下些許啟示。
民族品牌——黃光裕的“必殺技”
回顧此次內戰(zhàn)進程,將一家企業(yè)提至民族品牌的高度,是黃光裕陣營倚重的必殺技,對于陳氏“陰謀”——欲變“國美電器”為“美國電器”的渲染,成為大股東的主論調之一。盡管國美是一家在百慕大注冊、在香港上市的企業(yè),但其主要運營地在中國,且包括大股東在內的一干高層多來自內地。
與此前一些案例類似,民族品牌說的確為黃光裕加分不少。記者曾先后采訪了數十位來自各領域的關注者,其中挺黃者居多。在包括網路在內的挺黃派所列舉的理由中,支持民族品牌為重要因素。一些人受訪者甚至認為,貝恩資本進駐董事會,本身就是對中國流通業(yè)的一種威脅。關于這一點,在互聯(lián)網上的各種相關投票及發(fā)言中得到了進一步印證。
江湖道義——陳曉的“阿喀琉斯之踵”
平心而論,國美內戰(zhàn)之前,普通人對于黃光裕的認知,或止于讓人心態(tài)復雜的“首富”帽子以及“14年牢獄之災”之類的關鍵詞,印象并不見好。然而,一場企業(yè)內部的高層爭斗,緣何招來規(guī)模如此之大的關注與論戰(zhàn),其中江湖道義因素不可回避。
素以“理性”自居的陳曉,稱排黃之舉是為了國美的整體利益及長遠發(fā)展。但“理性”的陳曉,面對的是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國度,中國人信奉的是“先義后利”乃至于“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這種“義利觀”,從某種程度上說,遠遠大于規(guī)則甚至法律的力量。陳曉畢竟是在黃光裕落難之時被后者委以重任,盡管其確有功國美,盡管其信誓旦旦以企業(yè)長遠利益為重,最終還是難免成為“忠奸戲”里的大反派。這也許能部分解釋在對決戰(zhàn)結果的預測上,一些外媒與國內媒體大相徑庭。
輿論領袖——兩軍爭搶的高地
這里所說的輿論領袖,指的是在國美內戰(zhàn)中,包括媒體、專家、相關機構等各種能夠影響甚至左右民意的個人或團體。黃陳兩陣營顯然都意識到了輿論領袖的能量,并竭力爭取他們的支持。自國美內戰(zhàn)公開化以來,雙方代表對媒體的采訪可謂積極配合,對于相關領域機構或專家的公關游說,亦馬不停蹄。就在本月20日,雙方還分別在香港四季酒店、鏞記酒家宴請香港本地股評人。
黃陳之所以在搶占輿論平臺上如此賣力,是因為他們看到了輿論領袖所能輻射的民意力量之強。然而,民意終歸還是民意,并不能完全左右擁有投票權的投資者,身為國美真正利益攸關方的他們,首先會對自己的“錢袋子”負責。(完)
參與互動(0) | 【編輯:盧巖】 |
相關新聞: |
專題:股東“天平”與高管利益鏈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