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經(jīng)濟新聞 |
《羅生門》原本是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執(zhí)導的一部經(jīng)典電影,因其在電影界的成就,該片片名后來成為一個英文單詞,形容撲朔迷離、眾說紛紜、無法理清事情真相。縱觀此次發(fā)生在河南的福彩事件,從消息傳出到有關部門表態(tài),再到坊間各種版本的猜測和質(zhì)疑,真相似乎也越來越遠。
離奇的中獎方式、天文數(shù)字般的中獎金額、遲遲未能現(xiàn)身的獎金得主……所有這些因素的集合,是此次福彩事件成為公眾關注和議論對象的直接原因,但并非主要原因。
眾所周知,我國近年來的彩票發(fā)行并非“一池清水”:從揚州“彩世塔案”到西安“寶馬彩票案”,再到深圳的木馬制造3305萬元福彩大獎,這些并不遙遠的記憶使得彩票發(fā)行的公信力屢屢蒙羞,也為公眾猜測此次福彩事件提供了無限想象空間。
一些論者認為,輿論熱度持續(xù)不減在于中獎者的身份始終未能公布。而我國《彩票管理條例》明確規(guī)定:“各級銷售機構(包括零售商)對中獎者的個人信息負有保密責任,未經(jīng)中獎者本人同意,不得對外公開中獎者的個人資料!边@使得相關部門陷入兩難境地。
其實不然。相比中獎者身份等個人隱私問題,中獎過程是否符合法定程序,才是整個事件的核心問題,也是公眾關注的真正焦點。
回顧有關部門的應對舉措不難發(fā)現(xiàn),河南福彩中心舉行的唯一一次新聞發(fā)布會上,其提供的最有價值信息也不過是對中獎作出了簡單認定,至于中獎程序和相關技術細節(jié)則語焉不詳。
中獎者的合法權利應當保護,公眾知情權更不能含糊。如何做到“魚與熊掌”兼得,考驗著有關部門的智慧和能力。但無論如何,一起公眾廣泛關注的事件,真相是不能“貪污”的。
相關新聞
假如中獎者現(xiàn)身 質(zhì)疑就會消除嗎?
據(jù)廣州日報報道 自大獎公布以來,河南福彩中心的對外科室就沒有消停過。來自全國各地的媒體紛至沓來,來自業(yè)內(nèi)業(yè)外的電話絡繹不絕。
中獎者何許人也?在安陽,有人說他是安陽鋼鐵公司職工,有人說他是做鋼材生意的個體戶;有人說是一個三十多歲“微微禿頂”的男子,也有不少人說中獎者并非1人而是4人。甚至有人言之鑿鑿地說他在得知中大獎當夜就已帶著妻兒遠走他鄉(xiāng)……而河南福彩中心聲稱,中獎者尚未兌獎,甚至從未聯(lián)絡過福彩部門。
如此一來,各種猜測和質(zhì)疑便愈演愈烈,中獎者儼然成了一個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的傳說。
河南福彩中心的負責人明確表示,兌獎完成后,將根據(jù)中獎彩民本人的意愿確定披露信息的“深度”。
中了獎的不想聲張,沒中獎的卻想知道“他是誰”。該問題涉及個人隱私權與公眾知情權的關系問題,記者就有關法律問題采訪了廣州市律師協(xié)會會長、廣東金鵬律師事務所主任王波。王波開門見山地作了一組生動的對比,以勸導那些擁有強烈好奇心的公眾充分尊重中獎者的隱私權:如果彩票中獎者要曝光,那賺了錢的股民呢?如果沒中獎的彩民可以要求公布中獎彩民的信息,那么,賠了錢的股民也應該可以要求公布賺到錢的股民的信息。
王波認為,事實上,公眾對中獎者個人信息的強烈探知欲只是這一問題的表象,問題的實質(zhì)是公眾對彩票機構公信力有所質(zhì)疑。即使中獎者現(xiàn)身,公眾的質(zhì)疑也并不會就此消除,大家還是會繼續(xù)追問:他憑什么就會獨中88個一等獎?
把火燒到中獎者的身上,屬于“找錯了對象”。公開中獎者信息,可能對其財產(chǎn)權、甚至生命權構成威脅。與這兩項權利相比,公眾的知情權顯然是次要的。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