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先大量買入工業(yè)品,同時廉價出口糧食,把各國農業(yè)擠垮,這是第一步。
目前農產品出口占美國農業(yè)總銷售的比例高達25%。各國農業(yè)受美國廉價農產品沖擊,很多已經崩塌。1995年以前,中國一直是大豆凈出口國,此后美國靠巨額財政補貼生產的大豆進入中國市場,2000年,中國大豆年進口量首次突破1000萬噸,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此后幾年,中國的大豆進口額連續(xù)攀升,而中國大豆生產卻沒有補貼,這種不公平競爭的結果是中國農民生產大豆越多賠得也越多。結果本土的大豆生產逐步萎縮,2006年黑龍江省大豆種植面積已經比2005年減少了25%,而2007年大豆種植面積估計比2005年減少40%左右。最近10多年里,中國大豆產量由原來的世界第一,退居為繼美國、巴西和阿根廷之后的世界第四。
每多進口100萬噸,就可能造成130萬農民“失業(yè)”。失業(yè)農民離開土地進入廉價工業(yè)品生產線。開始為美國織“綈”制鞋,幾千萬只鞋才能換回一架波音飛機。美國低價買入這些包含了大量資源、能源和勞動力的工業(yè)品,把污染和通脹留給了中國。2007年1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漲6.9%。其中,城市上漲6.6%,農村上漲7.6%;食品價格上漲18.2%,連續(xù)第4個月物價漲幅超過6%。
亞洲各國也存在著類似的問題。由于工業(yè)化占地導致耕地的消失, 日本谷物的生產水平從頂峰下降了33%, 韓國下降了31%, 臺灣下降了19%。在過去的37年間,日本糧食產量由1589萬噸下降到985萬噸, 包括飼料在內的糧食自給率由77%下降到目前的27%,下降了50個百分點。2003年韓國糧食自給率只達到26.9%。這與2002年 (30.4%) 相比下降了4個百分點,世界糧食進口的頭號大國并不是有13億人口的中國, 而是1億多人口的日本, 排在第二的是不及中國人口4%的韓國!
美國發(fā)展生物燃料導致世界農產品價格暴漲
等亞洲各國大力發(fā)展輕工業(yè)、各國政府如兩千年前魯梁國君一樣鼓勵國民大量織綈、激烈競爭使得工業(yè)品越來越便宜后,美國現(xiàn)在開始減少農作物出口,展開管仲戰(zhàn)國策的第二步。但生產的食物不能浪費,最近能源價格上漲給了美國這個機會,美國計劃把糧食轉化為乙醇燃料,今年12月美國國會通過新能源法,推動美國每年乙醇燃料使用量在2022年達到360億加侖。
目前,美國已經建成114家乙醇提煉廠,還有80家工廠正在建設中。2006年乙醇產量超過50億加侖,比2005年增加了1/4,預計未來兩年里可望新增60億加侖的產能。
然而這將導致世界范圍內缺糧。 2006年,美國投入4200萬噸玉米生產乙醇,按照全球平均食品消費水平計算,足可以滿足1.35億人口整整一年的食品消耗。按照新能源法,2022年,美國生產150億加侖乙醇需1.8億噸玉米,足夠5.8億人口吃一年。
美國能源署官員稱,今后相當長時間內,玉米仍將是美國乙醇生產的主要原料。由于美國的乙醇戰(zhàn)略,美國玉米價格翻倍上揚,創(chuàng)下了10年新高。美國眾議院在12月通過新能源法后玉米價格更有加速上揚的趨勢。據預測,未來幾年美國玉米價格有望再創(chuàng)新高,影響了消費者的利益。而玉米在食品中應用廣泛,也是重要的飼料,包括玉米在內的糧食價格的上漲勢必引發(fā)食品價格的連鎖反應。
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所長范布倫說,糧食的價格正在上漲,可能還會繼續(xù)上漲很多。他強調說,用于生產面包的糧食價格可能上漲30%~50%,豆類和植物油種子可能上漲60%~80%。目前,全世界大約有15億人每天只能花費1美元,其中一半以上是用來購買食物的。如果食物價格上漲50%~80%,很多人將會陷于饑餓之中。
乙醇戰(zhàn)略有助于美國維持超級強國地位
雖然美國政府給每加侖乙醇提供51美分的補貼,現(xiàn)在美國的乙醇生產廠商仍處于賠本經營狀態(tài)。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