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亂象從強化代理制開始?
今年2月,中鋼協組織旗下72家會員單位在北京簽署了《進口鐵礦石貿易秩序自律公約》(以下簡稱《公約》)!豆s》規(guī)定所有鋼鐵企業(yè)對生產所需之外的多余進口鐵礦石,必須按照長協價格,通過代理制的形式銷售,可按3%-5%的比例收取一定的代理服務費。
不過,這一紙公約并不被業(yè)界看好,之前類似的政策都以失敗告終,因為監(jiān)督難度極大,鋼廠和貿易商又各有規(guī)避辦法,這只是一個具備窗口指導性質的文件,面對倒賣長協礦的巨額利潤,道義勸說顯然不起作用。據有媒體報道,去年有超過10%的長協礦鐵礦石被拿到市場上倒賣,收入至少超過200億元。所謂的按3%-5%的比例收取代理服務費實際上都翻了倍。
正因為中小鋼廠平日里備受“剝削”,導致了它們今年倒戈不止。在今年鐵礦石談判的關鍵時刻,傳出38家沒有長協資質的中小鋼廠與淡水河谷私簽5000萬噸鐵礦石供貨協議。
中國的長協礦在總進口的比例中還不到一半,為世界最低。與此相比,日本進口的長協礦比例占到95%以上。
利益訴求不同,使鐵礦石談判不能做到一致對外。為此,唐山宏發(fā)鋼鐵董事長溫占保發(fā)出建議,應由國家代表鋼鐵行業(yè)整體出面統一購買鐵礦石,讓大小鋼廠都能分享鐵礦石談判帶來的好處。
曾節(jié)勝認為,行業(yè)整肅的一個結果就是代理制有望得到強化,至少在短期內,進口鐵礦石的炒作、投機會有所收斂。
分析人士指出,不僅代理制有可能嚴格執(zhí)行,進一步集中鐵礦石進口資質恐怕也會提上議事日程。此前已有消息稱,中鋼協欲削減30%的具有資質的貿易商。目前,總共有112家鋼廠和貿易商擁有長協礦進口資質。
長協談判需要新思維
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國需要改革鐵礦石進口制度與談判方式。中國具有計劃經濟色彩的鐵礦石進口代理制以及衍生出的價格雙軌制,需要改變。他認為全國鋼鐵企業(yè)應考慮建立一個共用的采購平臺,這可減少因為企業(yè)分裂造成的談判困境。
不過,一位國有大型鋼企的相關負責人表示,代理制的確立就是為了淘汰耗能高的中小鋼企,落實國家的淘汰落后產能的政策。
一位業(yè)內資深分析師表示,從之前寶鋼和今年中鋼協的談判表現來看,都無法獲得議價權。寶鋼雖然是中國鋼鐵行業(yè)的龍頭鋼企,但是由于集中度不夠,代表不了整個國內的鋼鐵市場。而中鋼協雖然是一個半官方的協會組織,但畢竟權力有限,對于一些具有很高地位的大型鋼鐵企業(yè)并不能完全調動。
在6月中鋼協與礦企談判的關鍵時刻,寶鋼大幅上調7月鋼材產品的出廠價格,并引得其他各大鋼廠紛紛效仿,造成了國內鋼鐵市場的繁榮景象。雖然寶鋼調價是正當的市場行為,但這毫無疑問對在前方談判的中鋼協形成了釜底抽薪之勢。
因此,上述分析師建議不妨設置鐵礦石進口貿易委員會之類的機構,在更高的層次上統籌國內的鐵礦石進口貿易,談判的實力也更強。
對于目前鐵礦石的談判結果,多位分析師表示無法預測。在此之前,據消息人士透露,中鋼協已經同意接受33%的降幅,并已準備在上周公布結果。但是出了力拓4名員工被捕的大事件,長協談判的結果又“懸在了半空”。顯而易見,中鋼協事先也沒有預見到會發(fā)生這樣的事情。
相關鏈接:一波三折的談判
中鋼協獲得商務部授權,代替寶鋼主持2009年中國的鐵礦石談判。參與談判伊始,中鋼協即以“強硬”面目示人,秘書長單尚華多次強調,2009年鐵礦石價格應該回落至2007年的水平,即巴西礦降價40%,澳礦降價45%。三大礦企則虛與委蛇,等待市場形勢的變化。
5月26日,力拓與日本新日鐵公司達成價格協議,其中粉礦在2008年度的基礎上下降32.95%,塊礦下降44.47%。隨后,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qū)都跟隨了這一首發(fā)價。中鋼協與日本、韓國共進退的“君子之約”宣告破裂。中鋼協發(fā)表聲明拒絕接受這33%的降幅,不過,日韓的率先妥協,讓中鋼協的回旋余地更趨窄小。
整個6月,中鋼協與礦企展開拉鋸戰(zhàn)。
首先傳出已經有38家中小鋼廠已經與礦企私簽供貨協議,中小鋼廠倒戈引發(fā)中鋼協的強硬回擊,聲稱即使協議簽了也無效。在分化國內中小鋼廠的同時,礦企也不斷放話,稱中方若轉入現貨必將引狼入室,并動用現貨礦杠桿以施加影響,炒高進口鐵礦石的現貨價格,使得現貨價自首發(fā)價定下以來節(jié)節(jié)攀升,直至目前超過長協價。同時,礦企斷供之聲不時傳出,制造著緊張氣氛。
而中鋼協則以強硬對強硬,并針對日益嚴重的倒賣進口鐵礦石現象,勒令日照鐵礦石國際交易中心更名和進行內部整改,將其從交易平臺逼退到只從事信息發(fā)布。同時,中鋼協聯合商務部、五礦商會調查“倒礦”,聲稱嚴懲不貸,要讓有問題的進口商“吃些苦頭”。不過,中鋼協一系列的舉動都消弭在“嚇唬人”的判斷之中。
6月19日,巴西淡水河谷與歐洲安塞樂米塔爾鋼鐵公司簽訂長協合同,基本追隨了首發(fā)價,這讓中鋼協在這場三對三的談判中陷入到孤軍作戰(zhàn)的境地。而國內鋼廠對談判結果的久拖不決流露微詞,中鋼協面臨內外交困。
同時,市場形勢的變化讓中鋼協愈加被動,產能和鋼價的上漲使得鋼鐵全行業(yè)出現盈利狀況。6月26日,中鋼協副秘書長遲京東透露,旗下72家大中型會員企業(yè)實現盈利12.62億元,8個月以來全行業(yè)首次實現當月盈利。這讓中鋼協堅持要求更大降幅的理由變得脆弱。
進入7月,鐵礦石談判首次進入“加時賽”,三大礦企一如既往地拒絕中鋼協的“不合理要求”,而之前不斷“放狠話”的中鋼協突然在媒體面前沉寂了下來,秘書長單尚華變得惜字如金,當時業(yè)界判斷,這意味著事情要起變化。
在傳統鐵礦石談判的最后一天,中鋼協立場松動的消息終于見諸于媒體,據稱其在內部會議上達成一致,中國可以接受小于40%的降幅,但要高于日韓與力拓達成的33%降幅。
在上周,談判已經結束的消息甚囂塵上,多方消息指向中鋼協將接受33%的降幅,但合同期限只限于4月-10月,下半年合同將繼續(xù)談判。不過,7月7日由媒體率先曝出的力拓“間諜門”事件使得這即將出爐的談判結果暫時被擱置起來。(記者 韓哲 來源:北京商報)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