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儲蓄之水真的開閘而出時,我們不必害怕,更不應堵截,一個好的辦法是:把資本市場這個“水渠”拓寬疏通,讓儲蓄之水順暢地流到需要的地方
最近一段時間,有兩個金融數據的走向頗為引人關注。
一是股市開戶數猛增,截至5月28日,滬深兩市賬戶總數突破1億戶大關;一是儲蓄額大減,4月份居民戶人民幣存款減少1674億元,這是6年來第二次出現(xiàn)月度儲蓄存款下降的情況,并創(chuàng)出了月度降幅的歷史最高紀錄。這“一增一減”說明,隨著股市的紅火,居民儲蓄正快速流向資本市場。
對儲蓄“搬家”,有喝彩也有一些擔憂。有人認為,儲蓄存款約占我國商業(yè)銀行各項存款的一半,一直是銀行放貸的重要資金來源,目前央行已將存款準備金率提高到11%,凍結了商業(yè)銀行幾千億元資金,如果儲蓄繼續(xù)“搬家”,有可能影響到銀行的經營。還有人認為,儲蓄大“搬家”、散戶大入市會助長股市泡沫、放大股市風險。
這些年來,儲蓄分流少有這樣的大動作,出現(xiàn)一些擔憂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也要看到,儲蓄存款的絕對額仍然多達17萬億元左右,并且,居民取錢炒股票、買基金,只是使儲蓄存款變成了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可以運用的資金,這些資金仍然存放在銀行。再加上企業(yè)利潤持續(xù)增長、企業(yè)存款節(jié)節(jié)走高,國際收支持續(xù)順差給銀行注入巨額資金等,這些因素都決定了儲蓄“搬家”改變不了銀行體系流動性過剩的現(xiàn)狀,銀行資金依然十分充裕。事實上,商業(yè)銀行自愿存放在央行的超額存款準備金比率還是高達2.87%。
儲蓄“搬家”對流出方不是“利空”,對流入方卻是“利好”。它不僅意味著居民投資渠道的增加,還能對資本市場的發(fā)展形成巨大的外部支撐。據國際清算銀行統(tǒng)計,發(fā)達國家的直接融資比重多在50%以上,美國更是高達88%,而今年一季度,我國股票、國債、企業(yè)債等直接融資比重僅為2%,貸款等間接融資比重仍然高達98%。再看衡量資本市場發(fā)達程度的重要指標——證券化率,發(fā)達國家基本上超過100%,而我國去年末的證券化率僅為42.8%。因此,分流儲蓄、發(fā)展資本市場、擴大直接融資不是足夠了,而是很不夠。
多年來,我國形成了間接融資占絕對主導地位的金融結構,使風險過度集中于銀行,不利于提高資金配置效率。從學術界到實際部門,大家無不期盼著儲蓄分流。因此,當儲蓄真的“搬家”時,我們不必害怕,更不應堵截。
當儲蓄之水開閘而出時,一個好的辦法是,把資本市場這個“水渠”拓寬疏通,讓儲蓄之水順暢地流到需要的地方。這就要根據經濟發(fā)展的需要,不斷增加上市品種加快建設多層次市場,緩解資本市場的供求矛盾;就要加大監(jiān)管力度,對股價異動反應更快、對內幕交易查處更嚴、對信息披露要求更高,以維護好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就要加強投資者教育和風險揭示,讓投資者充分理解“買者自負”的原則,真正明白“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的警示。
寫到這里,想起日本因為居民青睞炒股理財,去年全年的家庭儲蓄出現(xiàn)下降,美國因為居民熱衷住房消費,去年的個人儲蓄率甚至創(chuàng)下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期以來的最低水平;蛟S,與成熟市場經濟國家相比,我們的儲蓄分流才剛剛開始。(田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