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長沙十二月一日電 (劉雙雙 李景華)中央政府推出四萬億投資的兩年經濟振興計劃,應對中國經濟蘊涵的下滑風險。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今日表示,“四萬億”更多的是傳遞一種政策轉向的信號,而對內資企業(yè)充分地放松管制,推動體制改革和轉型,擴大內需,培育新的增長點,應該成為中國應對當前經濟危機的主線。
巴曙松是在出席于此間舉行的“二00八長沙芙蓉CBD樓宇招商會高峰論壇”上作此表述的。
他說,應對全球經濟危機,中央政府開始全面轉向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冷靜地分析當前的宏觀政策及下一步走勢,有兩個非,F(xiàn)實的挑戰(zhàn)不可回避。
在他看來,首先是經濟回落的趨勢還在持續(xù),可能要持續(xù)到二00九年上半年,要使中國經濟走出調整的格局,必須找到新的增長點;其次是短期刺激增長的政策、應急的政策要和中長期經濟轉型、升級、結構調整要一致起來。這就要求產業(yè)轉型,從原來過分依賴投資和出口,轉向靠內需的帶動,從原來比較多的強調低的資源價格的價格優(yōu)勢轉向技術的升級。
巴曙松提出,從應對一九九八年金融危機的經驗來看,中國可通過對內資企業(yè)放松管制,推動體制改革和轉型,擴大內需,培育新的增長點。
這位經濟學家大膽建議,參照當年加入世貿時對外資進入中國各個行業(yè)、產業(yè)的承諾,同樣對中國的內資實行開放,讓他們去找到新的增長點!拔覀冊诟哌_百分之九以上的GDP增長時還擔心就業(yè),反映了產業(yè)結構的重大缺陷,那么發(fā)展的重點還是要回到通過服務業(yè)的發(fā)展來促進就業(yè)的增長!
巴曙松進一步提出,消費業(yè)和內需的發(fā)展應該成為政策的主線。僅僅依靠財政的投資可能會使GDP回落速度不至于太快,但是真正使中國經濟從外需轉向內需,是要將中國強大的加工制造能力從原來主要為歐美消費者生產,開始逐步轉向為中國本土消費者生產的重大轉型,進而通過完善社會保障、提高居民收入、激活農村需求等方面步步推進。完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