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7日電 馬來西亞《東方日報》5月7日發(fā)表題為《糧價高企,全球陷危機》的文章指出,幾乎是在突然間,由于白米和小麥之類的主食價格上升和市場的短缺,很多世界發(fā)展中國家都出現了大量與糧食相關的騷亂新聞。人們不能一天沒有糧食,饑餓的人群正走上街頭顯示他們的憤怒和絕望,所以糧食問題是最讓人感到壓力的大問題。
文章摘錄如下:
糧食危機現在正與金融危機和氣候變化危機競相發(fā)展,這些都是世界必須解決的最重要的問題。海地首都由于白米的漲價的而發(fā)生了游行示威,五個人在動亂中死亡。大家對總統(tǒng)府咆哮,讓首都幾乎癱瘓。埃及也出現了兩天的騷亂,主要原因是糧食價格今年已經翻倍。
2月份喀麥隆發(fā)生與通貨膨脹有關的騷亂導致40人死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科特迪瓦、莫桑比克、塞內加爾、玻利維亞、埃塞俄比亞、馬達加斯加等也出現了抗議示威。泰國和巴基斯坦甚至動用了軍隊來防止倉庫的糧食被搶。
突然之間,聯合國很多頂級官員發(fā)出警告說,糧食價格的攀升正導致公眾不安,威脅著政局穩(wěn)定。
在亞洲,白米的短缺和價格上漲是最令人擔憂的。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雖然泰國是世界最大的白米出口國,但是在曼谷,竟然由于囤積而導致了白米短缺。
據報告,越南和印度正在采取限制白米出口措施,以確保當地的供應。從泰國進口白米的非洲國家要求泰國保證履行其出口承諾。
在菲律賓,世界最大的糧食進口商之一,發(fā)誓實現生產自供自足到2010年。該國農業(yè)部長呼吁亞洲各國部長召開大會,討論糧食危機。
馬來西亞農業(yè)部長拿督穆斯達法說,需要分配額外的60億令吉來提高白米生產。目標是要將自供自足從70%提高到90%。他說,大幅減少該國糧食進口赤字是他的首要任務。
糧食價格的數字盡管令人驚愕,但卻并沒有言過其實。4月9日,泰國中等質量白米價格的交易達到了創(chuàng)記錄的每噸854美元,是去年年底價格的兩倍多。世界銀行預測,白米的均價到2009和2010年還會進一步上升。
根據《金融時報》一篇文章的說法,白米價格的上升是由于亞洲、中東和西非的消費增加、白米種植面積減少、燃料和化肥成本增加、技術優(yōu)勢耗盡等所致。
其它致使生產減慢的因素有東南非、中美、西非缺水,越南之類的國家人力成本增加。過去8年中有6年的時間,需求超過了供應,全球白米儲存達到了自197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說法,過去兩個月谷類價格持續(xù)攀升。在主要的出口國進行出口限制后,白米價格上升得最多。到3月底,白米和小麥的價格比年初幾乎翻倍,玉米價格也漲了三分之一。
還有,世界最貧窮國家谷類進口數額在2007至2008將增加56%,而2006至2007增加了37%。世界谷類儲存預計在2007至2008將下降到25年的最低水平——4.05億噸,比前一年減少2100萬噸,減幅達5%。
糧食價格上漲廣泛援引的主要5個因素有:一、石油和能源價格的快速上漲增加了化肥、機械操作、收割、糧食存儲和運送的成本 。
二、中國和印度這類國家高度增長的經濟致使糧食需求增加,同時改變飲食習慣,消費更多肉類也有關系。
三、與天氣有關的因素,比如澳大利亞干旱導致了收成欠佳。
四、從糧食作物種植轉移到生物燃料作物種植,不僅減少了糧食供應,而且導致市場投機,價格上漲。
五、最近幾年世界農業(yè)投資的減少,導致了不斷增長的需求超越生產。
多種因素結合起來意味著糧食價格上漲,且預計不會是一個暫時現象(比如一兩年干旱可能引起暫時的價格上漲)。
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干事雅克‧迪烏夫指出,在新德里出現的糧食短缺是一個結構性問題,解決方案需要結構性方案。鑒于目前的供應需求狀況,高價在短期內可能不會有所緩和。他指責過去20年的錯誤政策應為此次危機負責。
在各種因素中,吸引眾多注意力和批評的是生物燃料作物生產的快速增長。這種生產把同樣作物的糧食用途轉移到其它用途上。
《紐約時報》4月10日關于世界糧食危機的社論,指責富國支持生產生物燃料使危機惡化。文章引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估計,過去3年美國玉米乙醇生產至少占了世界玉米需求增長的一半。
這不但使玉米價格上漲,飼料價格也上升,其它作物(主要是大豆)的價格也上攀升,因為農民將自己的土地轉種玉米。
美國給這種混合乙醇提供每加侖0.51美元的補貼,對于進口征收每加侖0.54美元的關稅;而大多數歐洲國家則免除了生物燃料的一些燃油稅,對于進口的乙醇征收相當于每加侖0.7美元的關稅。
《紐約時報》呼吁結束這種政府干預,因為玉米乙醇并不能幫助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卻會使糧食價格上漲。
批評土地快速轉移用于種植生物燃料的聯合國糧農組織的領導雅克迪烏夫同時也表示,目前某國(沒有提到美國)1億噸谷物被轉換用于生物燃料生產,該數字預計到2017年會翻12倍。
他說,聯合國糧農組織呼吁6月3至5日,各國首腦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整體的糧食情況,包括氣候變化的影響。(許國平)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