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西召開的第34屆世界遺產(chǎn)大會審議通過了將中國湖南崀山、廣東丹霞山、福建泰寧、貴州赤水、江西龍虎山和浙江江郎山聯(lián)合申報的“中國丹霞”地貌列入 “世界自然遺產(chǎn)名錄”。在此次“申遺”所付出的10億元中,新寧縣承擔了4.5億元。對于2008年財政收入才剛剛突破兩億元的新寧縣而言,這樣的“破釜沉舟”堪稱“大手筆”。(《中國青年報》9月27日)
湖南省級貧困縣新寧花費4.5億元參加丹霞申遺,確實是“破釜沉舟”的“大手筆”,但是,一個簡單的反問是,如果民生需要投入4.5億元,不知道新寧縣會不會有這樣的“大手筆”呢?
那么,又何以在申遺上出現(xiàn)“大手筆”呢?原因無他,只因一種示范效應:云南麗江古城在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后,其旅游綜合收入達到13.44億元,占麗江國民生產(chǎn)總值的50%。但是,不知道新寧縣是否看到了反面的例子呢?貴州荔波和云南石林、重慶武隆捆綁成功申報“中國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chǎn),為確保申遺成功,荔波縣政府因此背負了2億多元高額債務,目前遺產(chǎn)地保護正面臨困境。
可以說,在當下中國的申遺熱潮中,許多申遺已經(jīng)遠遠超出了其本身的概念范疇,成了一場燒錢的賭博游戲。朱四倍
參與互動(0) | 【編輯:蒲波】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