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兒去“勞動大學”
當毛岸英回到延安時,毛澤東抱病到機場迎接。據(jù)中央機關工作的老同志回憶,毛澤東的心情和身體一下子好了許多。父子在一起只吃了兩天飯,毛澤東便要毛岸英到機關食堂吃大灶,并讓他到當時著名的勞動模范吳滿有家學種地,上“勞動大學”。
“他是個普通戰(zhàn)士”
毛岸英在家中遇到了準備出征的彭德懷,便要求入朝參戰(zhàn),并得到毛澤東支持。隨后,他到志愿軍司令部任俄語翻譯兼機要秘書。除了彭德懷等幾人了解他的身世,其他人都只知道這是一個活潑、樸實、能干的年輕人。
毛岸英犧牲當天,有人便提出要把遺體運回國內(nèi)。彭德懷雖然難過得一天沒吃飯,還是決定就地安葬。毛澤東在與彭德懷見面時也強調(diào)“岸英是志愿軍的一名普通戰(zhàn)士”,并說“你們做得對”。
一見鐘情的愛情
初見那時,毛岸英24歲,長劉思齊8歲。他才從蘇聯(lián)回國。毛岸英是一位英俊的小伙子,長得比毛澤東還高。毛岸英給劉思齊的第一印象是很隨和。他雖然在蘇聯(lián)呆了10年,但中國話依然講得很好。就這樣,劉思齊把毛岸英當成了大哥哥,喊毛岸英“大哥”。
18歲時的劉思齊,梳著兩條辮子,已經(jīng)是個大姑娘了。毛澤東留她吃飯。那天晚上,毛岸英跟她一直談到11點多。此后,她在西柏坡住了近一個月,跟毛岸英有了很多次的接觸,彼此產(chǎn)生了感情。
毛岸英生平
(1922年10月24日-1950年11月25日),本名遠仁,字岸英,湖南湘潭人,是毛澤東與妻子楊開慧的長子,在朝鮮戰(zhàn)爭中戰(zhàn)死。現(xiàn)葬于朝鮮平安南道檜倉郡的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
1930年10月24日,與母親楊開慧一同被捕
1931年春節(jié)前夕,由地下黨安排到大同幼稚園,化名楊永福
1936年到巴黎,1937年轉(zhuǎn)到莫斯科
1945年底,經(jīng)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的批準,隨同兩名蘇聯(lián)醫(yī)生回國
1949年10月15日與劉思齊結婚
1950年10月,毛澤東決定讓毛岸英入朝
1950年11月25日上午,犧牲于朝鮮戰(zhàn)場,年僅28歲。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為本報綜合
參與互動(0) | 【編輯:張中江】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