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毛澤東:浪漫主義 善于謀略
毛澤東與蔣介石則恰恰相反。毛是個詩人,喜歡哲學,這影響到他具有很強的浪漫主義氣質,不喜歡去管什么具體的細微末節(jié),只喜歡海闊天空。他會見尼克松、基辛格時,一上來就明白講,我不談具體的問題,只談哲學,具體的問題讓周恩來和基辛格去討論。這其實很反映他的性格。1945年,毛澤東到重慶與蔣介石談判,他把自己1936年寫的一首《沁園春·雪》送給了柳亞子,后來登在了重慶的報紙上,很是引人注目。蔣介石知道后非常生氣,他不會寫詩詞,但還是曾要下面的人組織些文人墨客寫些更高雅的詩詞,以便把毛澤東的詞比下去。結果,國民黨人硬是沒有寫出一首能夠趕得上毛澤東的想象力的詩詞。這件小事很能反映毛與蔣之間的差距。
毛澤東是詩人,但同時也是農民。這在軍事上就構成了毛澤東的重要特點。那就是,他一方面相當注重保存實力,另一方面又注重戰(zhàn)略,往往會有超人的想像力和魄力,不墨守陳規(guī),敢于冒險,不怕打爛壇壇罐罐。在早年共產黨的軍事實力弱小時,毛澤東注重保存實力的一面表現得較為突出。結果在俄國人和那些百分之百的布爾什維克的眼里,毛澤東明顯地是右傾保守的代表,因為他在軍事上絕對不贊同共產國際所強調的“進攻路線”。如何保存實力?毛澤東的策略就是要能跑。他的十六字訣,中心思想就是一個字:“跑”?谷諔(zhàn)爭期間,面對強敵日本,毛澤東也還是堅持這樣一種策略。他不僅頂住了來自黨內的和莫斯科的非議,而且也頂住了來自國民黨的壓力,始終堅持他的游擊戰(zhàn)方針,使共產黨的軍隊在敵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發(fā)展,為后來戰(zhàn)勝蔣介石國民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包括在毛澤東晚年,即我們上面講過的珍寶島事件之后,他的這一思想也再度表現了出來。當時為什么下決心要調整與美國的關系,不惜與美國妥協(xié)?就是因為毛澤東清楚地看出,中國當時沒有力量與蘇聯(lián)單獨對抗,必須拉上一個個幫手,這樣蘇聯(lián)就不敢打我們了。阿爾巴尼亞黨批評中國右傾,毛澤東不管那一套,還理直氣壯地說:我就是右傾機會主義,你能把我怎么樣?
不過,毛澤東軍事指揮上更突出的地方卻還是他作為詩人的浪漫主義的那一面。因為只關心大的戰(zhàn)略,關心大問題,他從不會去過問前線部隊具體怎么做,更不會去干預前線指揮官的具體指揮行動。我不知道毛澤東會不會圍棋,大概不會,但是他之善于布局,確有信手拈來的架式。1944年歐洲戰(zhàn)場剛剛取得勝利,毛澤東就開始考慮戰(zhàn)后與國民黨爭奪天下的問題了。為了造成牽制國民黨的有利戰(zhàn)略布局,毛澤東硬是冒險將延安的兩個旅從國民黨和日本人占領地之間塞到湘粵邊界一帶去。此舉雖然因日本很快投降最終沒有實現,但毛澤東注重戰(zhàn)略布局的特點反映得非常清楚。1946年國民黨堅持在東北大打,毛澤東在關內實施報復作戰(zhàn),用的也是同樣的戰(zhàn)法。盡管冒險,但卻相當有威脅。1948年至1949年的三大戰(zhàn)役,更是典型地表現出毛澤東的這樣一種戰(zhàn)略家的特質。他靈活地在戰(zhàn)役指揮中使用運動戰(zhàn)的戰(zhàn)法,大膽地調動部隊迂回穿插,忽兒內線,忽兒外線,這些戰(zhàn)法不僅在蔣介石那里無法看到,而且習慣于墨守成規(guī)的蔣介石也難以適應。毛蔣對抗,蔣介石失敗,幾乎是必然的。
當然,蔣介石缺乏幻想和想象力,不夠浪漫,謹小慎微和墨守成規(guī),也有它的好處。蔣去臺灣后始終堅持穩(wěn)定高于一切,對臺灣的經濟建設就有相當的幫助。然而,毛澤東在新中國建立,政權很快鞏固之后,不再有那種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的危機感之后,其特性中浪漫主義的一面就很自然地更加顯露出來。從大躍進到文化大革命,毛澤東為了追求和實現自己的理想目標,發(fā)動了一次又一次的各種運動,結果是使得人們始終處在你死我活的斗爭之中,幾乎沒有可能集中精力來搞經濟建設。大陸在經濟上之所以越來越落后于臺灣,與此不無關系。
國民黨在大陸的失敗和在臺灣的成功另外還應當提到的,是毛澤東與蔣介石因過去的經歷不同,生長環(huán)境不同,對社會的認知和對社會各階層人民的態(tài)度也頗不相同。毛澤東向來是比較傾向于下層勞苦民眾的,喜歡到農民和貧民當中去,并且能夠樂其所樂,憂其所憂,甚至聽到老百姓受苦就會難過,掉眼淚。但他對富裕人家或社會中上層的喜怒哀樂就遠沒有那么關心了。這一點與蔣介石恰好相反。我們什么時候見過蔣介石到工人、農民當中去?什么時候見到蔣介石關心窮苦百姓的生活和命運?從來也沒有。他嘴里也講過工農士兵,也講過人民,但他真正重視和關心的只是社會的中上層,尤其是統(tǒng)治階層,特別是直接或間接影響其統(tǒng)治的達官貴人和社會名流。這種情況也影響到他們對知識分子的態(tài)度。國民黨在大陸失敗,在臺灣卻把經濟搞上去了,與蔣介石對知識分子和專家的態(tài)度是有關系的。蔣介石是沿海的鹽商出身,他對經商自然從小就不存惡感。沿海生長的經歷,更使他相信與外界交往是好事。他出過國,去過日本,知道日本軍事了得;去過蘇聯(lián),知道蘇聯(lián)軍隊能打仗。因此,他非?粗赝鈬膶<。為蔣介石工作過的外國軍事專家從蘇聯(lián),到德國,到美國,到日本,應有盡有。退到臺灣后,他自然更是主動邀請外國專家到臺灣來幫國民黨設計經濟發(fā)展的方案。蔣介石在上海做過股票生意,以后在統(tǒng)一國家的戰(zhàn)爭中,不能不倚重各種專門的人材來幫助他籌集經費,因此他很知道專門家的作用。國民黨人執(zhí)政后,大量接納經濟、文化、法律各種知識分子和專家入閣當部長,并非偶然。當然,這與國民黨自身的社會基礎也是有關系的。因為這些大知識分子、專門家通常也都是中產階級出身,他們也愿意為國民黨這種執(zhí)政黨服務,國民黨從鞏固政權和加速建設的角度出發(fā),也樂于傾聽這些人的意見。因為國民黨相信這些人所代表的社會階層,才是國民黨最為穩(wěn)固的社會基礎。
參與互動(0) | 【編輯:張中江】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