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還不知道“圓明園究竟以什么面目示人最好”之前,那就想最大的辦法把它保護好。“在爭議聲中動工”,可能會毀掉我們的寶石。圓明園應該在“保護中爭議”,一邊保護,一邊爭議。
圓明園將要在明年修復長春園宮門,這預示著“圓明園古建修復工程將在爭議中重新啟動”。(昨日《京華時報》)
動動圓明園的一草一木,爭議都可能隨之而來;蛟S任何一個文物遺址,都沒有像圓明園這樣,在“廢墟保護”和“恢復重建”中能引起這么持久、這么激烈、這么對立的爭議。
和2005年圓明園“湖底鋪膜”事件不同,那次是文物保護、水利工程以及環(huán)境保護等多種意見的糾集,最后在國家環(huán)?偩值母深A下,以工程整改、拆除部分湖底鋪膜告終。而這次,看起來只是文物保護內部的爭議,但也更具有專業(yè)特質,普通公眾不像環(huán)保那樣有更多的參與機會,專家們的結論將可能決定著這個世界文化遺產的未來命運,因而更要審慎。
從這個意義上說,所有的爭議對圓明園是有益的。開放的、科學的決策過程,少不了充分的討論,這是時代進步的必然。上次“湖底鋪膜”事件之所以引起公眾質疑,就是因為上億元的工程且在這么重要的地方,事先沒有經(jīng)過充分的討論而倉促上馬。從文物保護的角度看,“廢墟保護”和“恢復重建”的爭議還會繼續(xù),短期內不會結束;但是,不要怕爭議,甚至越激烈越好,這才是對圓明園負責的態(tài)度。
2000年,《圓明園遺址公園規(guī)劃》公布,其中明確要“恢復部分古建”,然而7年過去,復建工程均未啟動。因為,這個《規(guī)劃》只是確定了圓明園整修的原則,具體實施“要進一步編制詳細規(guī)劃和相應的專業(yè)規(guī)劃”,但詳細的專業(yè)規(guī)劃遲遲沒有出臺。這樣,沒有啟動看起來原因是對如何復建沒有形成共識,但在我看來,恰恰是一些理念的進步和時代背景的變化對原來的規(guī)劃提出了挑戰(zhàn)。
想想看,7年前人們的環(huán)保觀念、文物觀念、法制觀念、欣賞水平、政府財力是怎樣的,7年后,這些領域的理念又有了多大的變化。就說政府決策吧,“拍腦袋”決策正在被公開征求專家和公眾意見的模式所取代。在這樣的新理念之下,充分討論,卻沒有共識,圓明園專業(yè)規(guī)劃的出臺當然就會延后。
事實上,正是文物保護、環(huán)境保護等理念的進步,導致了專業(yè)規(guī)劃的“難產”。2000年《規(guī)劃》確定要修復圓明園的山形水系,但在2003年的一次圓明園座談會上,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就反思說,“原來認為的恢復園內山形水系,到底是對遺址的摧殘還是保護?”事實上,恢復山形水系和保持圓明園生態(tài)的矛盾很難調和———基于此,其實有必要對原來的《規(guī)劃》進行重新評估,吸納各方的意見,力爭形成新的共識,對不符合新的理念以及不具操作性的內容進行修改。
當然,這個討論的過程可能是漫長的,但圓明園的保護不能等到爭論結束。所以,圓明園應該在“保護中爭議”,一邊保護,一邊爭議。
保護圓明園,就不要輕易砍伐樹木,鏟平荒草;保護圓明園,那就至少應該建個圍墻,至少保證不是誰都可以隨意進入,隨意拿走或破壞里面的文物;也至少應該在一些景點周圍裝一些欄桿,而現(xiàn)在,好像是誰都可以輕松地爬上大水法,在上面拍照、刻寫“到此一游”;保護圓明園,即使是不原樣重建,也可以在不同的景點前設置微縮景觀和圖片說明。
一個天然寶石,在沒有確定雕刻成什么最好時,先把寶石保護起來,等商量好了再下刀。圓明園也是中國的寶石,或者說是世界的寶石,在我們還不知道“圓明園究竟以什么面目示人最好”之前,那就想最大的辦法把它保護好!霸跔幾h聲中動工”,可能會毀掉我們的寶石。
□樊夫(北京 媒體從業(y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