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中國書店中關村店,當北大學生林響得到學界泰斗季羨林先生“讀書有用”的鈐印時,他說,身為北大學子感到驕傲。和林響一樣,不少讀者都得到了這枚鈐印,更體會到“讀書有用”這句樸實用語的深邃之處。
2007年8月2日季羨林先生96歲壽辰時,曾委托中國書店送給喜愛他作品的讀者一句話:“讀書有用”,并親筆題詞刻成簽章。昨天,季羨林研究所副所長、季羨林的學生、《真情季羨林》的作者蔡德貴教授娓娓道來季羨林的“學術人生”,許多讀者站了足有1小時聽完了講座。最后,蔡德貴在《季羨林說自己》《季羨林說國學》《季羨林說和諧人生》《季羨林說寫作》《真情季羨林》上加蓋了“讀書有用”印章。
讓聽講座的讀者意外的是,大師奉勸讀者讀書有用,自己小時候卻不愛讀書。家境貧寒的季羨林寄養(yǎng)在濟南叔父家,他進私塾學的是四書五經(jīng),老師對其評語是“不是讀書的料”,被堅決趕出私塾大門。季羨林上了小學后,又以淘氣著稱,甚至策劃轟老師下臺的把戲。上了中學,他還是沒有品出讀書味,倒是因為學校與大名湖挨得近,時常去釣魚、摸蛤蟆,并成為釣魚高手。高中時代,他碰到的幾位好老師改變了他的人生。一篇《徐文長傳讀后感》得到了國文老師“意暢達”的評價,從此激發(fā)了季羨林內(nèi)在的潛能。這之后,他步入清華園求學、跑到德國苦學,后回國任教,致力于印度古代語言、比較文學等多領域的研究,并撰寫了大量的散文。從一個淘氣包到大學問家,“讀書有用”想來一定是季羨林發(fā)自內(nèi)心的人生感悟。(記者路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