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論】
恢復繁體漢字的呼聲,近年不絕于耳。有時,為了強調這一呼吁的宏大敘事屬性,呼吁者還要改“繁體字”為“正體字”。
中國人自古來就特別重視文字的問題———所以從來不相信文字是“勞動人民在生產(chǎn)實踐中逐漸發(fā)明”的那一套,徑自捏出了一個倉頡,當作圣人供著。也有些人想來個“圣人再世”,秦始皇統(tǒng)一文字,就很有這個氣勢。后來字體轉變,由篆而隸,由隸而楷,免不了催生幾個小倉頡。后來的“歐柳顏趙”,也算是等而下之的小倉頡。今人不習書法,又沒有IT大鱷幫著自己發(fā)行“個性字體”,要重拾“當代倉頡”的名號很難。在這種情況下,不痛不癢喊幾聲“恢復繁體漢字”大概其實也挺好。
說到底,當日的“簡化字”運動政治色彩本就濃過了文化色彩。于今承平既久,“簡體字”深入人心已經(jīng)達到了“永不加賦”的程度,這個時候要想行“反簡復繁”的義舉,其中的“普士”色彩,自然也濃過了文化色彩。
不過,文化上的問題不比其他范疇,太過簡明扼要很容易出問題。支持恢復繁體字的言論,一個重要的立論點是,簡化字的必要性已經(jīng)喪失了:漢字拉丁化的提法早就成了笑話,簡化漢字以降低掃盲難度的問題如今也有些可有可無了———如此說來,恢復簡體自然成了眾望所歸。
凡事都要考慮一下成本問題。對這些占據(jù)了文化高地的鼓吹者來說,繁簡轉化的工作是小問題,但對于雖然受過高等教育,卻幾乎沒有接觸過繁體字的人士,以及更為廣大的未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士來說,這樣的工程就未免浩大了一些。對于其中的相當部分人,再進行一輪識字教育不太現(xiàn)實。而要完全消除由此帶來的閱讀障礙,恐怕王干先生所說的“50年”時間是遠遠不夠的。
至于“民族感情”、“文化復興”之類的大帽子,恐怕也不是“反簡復繁”能負載得了的。一種文化根植于一種社會經(jīng)濟環(huán)境。農耕文明哺育出了偉大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它們二者自然也是血脈相連。17世紀以來的歷史就已經(jīng)決定了,傳統(tǒng)的經(jīng)濟模式必然被逐漸瓦解。而這種釜底抽薪的破壞面前,繁體字的文化意義無疑被夸大了?纯磁_灣的情況就可以知道,盡管始終使用繁體字作為漢語書寫標準,但臺灣青年依然更熱衷新生“亞文化”。他們中的相當部分人一樣不認識關羽是誰,一樣會念出“羽扇‘輪’巾”。真正承襲傳統(tǒng)文化的,不過是文化金字塔頂端的一小部分而已。
當然,使用簡體字也并未影響海峽這邊“文化頂端”的形成。各高校的中文專業(yè)、一般的傳統(tǒng)文化愛好者中都不乏以書寫繁體字為樂事,甚至一提筆就能駢四儷六的人。專業(yè)的內容交給專業(yè)人士,非專業(yè)人士憑個人喜好做選擇,這有什么不好的?對于涉及文化的種種問題,我們需要的是更為踏實與務實的努力,而不是高蹈派的口號。
當然,作為傳統(tǒng)文化愛好者,我本人并不反對傳習繁體字。對學術體制稍有了解的人就知道,簡體字版的古籍通常不會用作引文來源,因為它會額外生出一些校對的問題;睘楹喌淖龇ǎ泊_實對一些漢字造成了傷害。因此。在我看來,教育體系中,借助文言文部分恢復繁體字學習;社會文化體系中,凡大量涉及古代文獻者使用繁體字。這樣的做法,至少更務實一些。
□拇姬(北京 編輯)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