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故居于1980年8月正式對外開放,系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外游客參觀瞻仰的勝地。 中新社發(fā) 陳宏 攝
鄧小平故居于1980年8月正式對外開放,系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外游客參觀瞻仰的勝地。 中新社發(fā) 陳宏 攝
|
鄧小平故居于1980年8月正式對外開放,系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外游客參觀瞻仰的勝地。 中新社發(fā) 陳宏 攝
鄧小平故居于1980年8月正式對外開放,系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外游客參觀瞻仰的勝地。 中新社發(fā) 陳宏 攝
|
中新網(wǎng)10月15日電 大公報網(wǎng)站援引《環(huán)球人物》的報道稱:1904年8月22日,鄧小平誕生于四川廣安。然而,自16歲“少小離家”直至1997年逝世,小平同志就再也沒有踏上過這片土地。
廣安市向北7公里,是小平同志故里—協(xié)興鎮(zhèn)牌坊村。
在鄧小平故居陳列館,記者看到新修訂的牌坊村《鄧氏家族分譜》。族譜記載,鄧家原籍江西吉安府廬陵縣,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鄧家先祖鄧鶴軒以兵部員外郎之職入蜀,安家廣安。到鄧小平的父親這一代,鄧家已經(jīng)在廣安繁衍了18代子孫。
鄧小平故居管理局局長馬福告訴記者,據(jù)鄧家族譜記載,鄧家有過輝煌的族史,遷入此地后鄧家第十二世孫鄧時敏,1745年官至大理寺正卿。告老還鄉(xiāng)后,被清政府授予通奉大夫。為表彰他的德行,嘉慶皇帝下旨為其家鄉(xiāng)賜造了“神道碑”和“德政坊”。牌坊村因此得名。
家鄉(xiāng)人的邀請
從20世紀5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小平同志先后9次回過四川。然而每次來去匆匆,他始終沒有回廣安老家。
1978年1月31日,時任廣安縣委辦公室主任的鄧欲治,接到四川省省委打來的電話:“中央有位首長來四川視察,縣委的同志可以帶點土特產(chǎn)過來。”鄧欲治心想:是不是小平同志來了?雖然一時不能確定,他還是帶上了小平同志愛吃的家鄉(xiāng)特產(chǎn):數(shù)十斤白市柚、錦橙廣柑和4箱廣安大曲酒。2月1日下午2點,鄧欲治和縣委辦公室工作人員開車從廣安出發(fā),于次日凌晨5點到達成都金牛賓館。
一進賓館,鄧欲治就看到了當天的《四川日報》,在頭版頭條刊登了有關小平同志的消息:“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今天下午抵達四川省府成都。”
鄧欲治當即和同事商量:能不能見小平同志一面,請他回家。他們找到鄧小平秘書,說:“我們是從小平同志家鄉(xiāng)來的,想單獨見見小平同志!泵貢鸬溃骸艾F(xiàn)在還沒空,等一等吧!彼麄円詾檫@是客套話,就快快回房了。
沒想到,吃過午飯,鄧欲治被告知:“小平同志下午4點接見你們!毕挛4點,工作人員把他們領進賓館會客廳。過了一會兒,小平同志和妹妹鄧先芙、夫人卓琳一同走進來,笑容滿面地說:“大家隨便坐!”鄧欲治便向小平同志匯報家鄉(xiāng)的情況。匯報完畢,他趁機提出:“家鄉(xiāng)人都盼望鄧副總理回廣安看看!
結(jié)果出乎鄧欲治的意外,小平?jīng)]有說話。站在一旁的卓琳連忙接過話:“他很忙。你們這么遠來看我們,回去向縣委和百萬父老兄弟姊妹表示感謝!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