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遺令徹底否定"七十二疑冢"
傳說畢竟還是傳說,想要知道曹操的墓到底在哪里,還是要從他臨終時的遺令談起。這份遺令是西晉著名的文學家陸機于無意中在宮內秘閣發(fā)現(xiàn)的。全文如下:
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規(guī)西門豹祠西原上為壽陵,因高為基,不封不樹。《周禮》冢人掌公墓之地,凡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漢制亦謂之陪陵。其公卿、大臣、列將有功者,宜陪壽陵,其廣為兆域,使足相容。
這就是我們上面提到"不做記號不做高丘"的曹操的臨終遺言。在遺令的最后,曹操還提到了銅雀臺,他吩咐他的妻妾們,在銅雀臺的公堂上安放一張六尺大床,掛上靈帳,并供上干果祭品,逢到每月的初一、十五的上午,向靈帳奏樂歌舞。同時,遺令還囑咐他的群臣,"汝等時時登銅雀臺,望吾西陵墓田"。后人便依據(jù)這篇遺令里所說的內容,以銅雀臺為中心,尋找曹操的陵墓,但由于種種原因,始終未果。
這封遺令雖然不能幫人找到真的曹操墓,但卻解決了一件事:徹底否定了"七十二疑冢"的存在。在這篇遺令中,曹操明確規(guī)定他的壽陵需要建在西門豹祠的西原上,"因高為基","不封不樹",也就是說,陵墓必須建在地勢高的地方,上面既不要封土,也不要種樹,沒有任何標記。這樣看來,臨漳、磁縣境內的"七十二疑冢",卻是人工封土堆積而成的,這些墓冢小的高數(shù)丈,大者則高數(shù)十丈,遠遠望去,宛如一座座小山。其中一座叫申莊鄉(xiāng)的天子冢,其封土長九十米,寬八十米,高四十米。這顯然不符合曹操所規(guī)定的形制。
否定"七十二疑冢"最堅定的當然還是盜墓者,民國初,有人盜掘了諸多疑冢,疑冢內多有墓志,均系北魏、北齊時代王公要人墓。有一座是齊王陵,還有的是齊獻武帝第十一子高陽王浞墓。一碑額題曰:"墓主為齊王四叔。"
諸多考古學家都證實了曹操疑冢實際上是北朝的大型古墓群,并指出其確切數(shù)字也不是七十二座,而是一百三十四座。在古人看來,七十二只是個概數(shù),非實指,因此"七十二疑冢"僅舉大數(shù)而言,說明曹操疑冢之多,但是,曹操墓的確不在這"七十二疑冢"里。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