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究竟畫了些什么內容?為什么千百年來,它的魅力一直不衰?
《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寫實生動的市井風俗畫。全圖以長卷的形式,生動細致地再現(xiàn)了北宋都城汴京從寧靜的郊外一直畫到熱鬧的城內街市的繁榮景象,處處引人入勝。
在這幅長5.28米,高24.8厘米的畫卷上,張擇端共畫出了形形色色的人物684個。人物的各種活動,刻畫的非常細致生動,前后呼應,一氣呵成,躍然紙上。
人物雖小不及寸,動作表情卻皆曲盡人意,刻畫之精細,令人嘆為觀止。大到浩蕩的河流,雄偉的城樓,小到市招上的文字,舟車上的人物,都能真實自然和諧統(tǒng)一地交織在一起。
畫卷中的這一切都使觀者“恍然如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龍間,但少塵土撲面耳”。從這以后,中國歷朝歷代繪制的市井風俗畫,無不受其影響。
由于《清明上河圖》名氣蜚聲中外,后來的元、明、清時代許多的大畫家,都爭相仿畫。
除北京故宮博物院以外,在臺北故宮博物院、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以及法國、英國、日本等國家的博物館里,都藏有不同版本的《清明上河圖》。
這些大小各異、繁簡不同的《清明上河圖》版本,多出自不同時期的著名畫家之手,因此亂真程度可想而知。這使得它更加撲朔迷離,真?zhèn)坞y辨。為此,學術界曾展開過一場爭論。
清明上河圖雖然說有六、七十本,但是哪一個本是真的,哪一個本是贗品是假的,一般來說都認為北京故宮博物院存的寶笈三編本是真本。臺灣的本、美國的本全部都是假貨。因為第一他們畫的一開始都有沙柳遠山,開封地處中原,根本就沒有山,這一點明顯的看出那就是假的了;再一個開封的城墻,包磚從明洪武年間才開始,那兩幅畫上,城墻上全畫的都是磚,這證明是明代以后的;第三點清明上河圖早期的跋沒有說畫到金明池,而他們的畫全部畫到金明池。也就是說,這些都是根據(jù)東京夢華錄杜撰的。
北京故宮博物院的真跡認定,從而結束了自明代以來長達數(shù)百年的真?zhèn)沃疇帯?/p>
《清明上河圖》于1953年由遼寧省博物館正式移交給北京故宮博物院,做為國寶收藏。每年國慶都要公開展出,供國內外游人觀賞。
如果說南宋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是對故國都城昔日繁華景象的追憶夢游。那么,張擇端所畫的《清明上河圖》則成了昔日汴梁城繁華景象的最后真實寫照。
這張出自張擇端之手、藝術價值和史料價值極高的歷史畫卷,雖經(jīng)歷了800多年歷史滄桑,卻基本上完好無損地流傳到了今天,使人們能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北宋都城的昔日繁華。
往事如煙,北宋輝煌已逝。在古城開封,人們還能領略到東京汴梁曾經(jīng)的富麗與繁華嗎?
清明上河園是開封市新辟建的一處大型宋代民俗風情游樂園,取《清明上河圖》之意境,并完全按照畫中原始布局建造,是中原地區(qū)最大的仿宋古建筑群。
清明上河園它不僅以恢宏的氣勢再現(xiàn)了《清明上河圖》,而且用巧妙的創(chuàng)意把歷史活化,使游人進入園區(qū),仿佛穿越時空隧道走進了一幅活動的歷史畫卷,常令人有“一朝步入畫卷,一日夢回千年”的時光倒流之感。
對于張擇端的身世,史書上沒有任何記載!肚迕魃虾訄D》成畫于北宋宣和年間,而當時集畫壇名人名作之大成的畫史《宣和畫譜》,居然也沒有收入張擇端,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一些學者認為張擇端是北宋人;也有學者認為張擇端是南宋人;還有認為張擇端是金代人。然而;更多專家學者通過對《清明上河圖》的研究考證,認為張擇端應該是北宋人。
這是金代張著在收藏《清明上河圖》時,留下的首篇跋文。“翰林張擇端,字正道,東武人也。幼讀書,游學于京師。后習繪事,本工其界畫。尤嗜于舟車市橋郭徑,別成家數(shù)也!
金人張著寥寥數(shù)語的題跋是關于畫家張擇端身世最早的記載,也是惟一的記載。據(jù)此題跋,專家學者認為張擇端是北宋人的觀點最具說服力。
張擇端不僅給后人留下了堪稱稀世神品的《清明上河圖》。同時,也留下了關于他自己的眾說紛紜的不解之謎……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