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jié)前說寒食
提到清明節(jié),人們常常會想到掃墓、祭祖、踏青、放風箏等等。一面是春光明媚,一面是煙火歌哭,清明節(jié)可謂是一個有著“雙重性格”的節(jié)日。其實,這是因為現(xiàn)代清明節(jié)由古代兩個不同的節(jié)日——寒食和上巳加上清明這一節(jié)氣融合演化而來的,在風俗習慣上已將前兩種節(jié)日的內(nèi)容吸收并存。
要說清明節(jié)的起源,首先就要提到寒食節(jié)。
寒食節(jié)又稱禁煙節(jié),至少在西漢就已形成。最初,節(jié)日日期及時長都不定,后來逐漸固定在冬至后105天或106天,也有說法是在清明前兩天。最初寒食節(jié)持續(xù)一個月,后來逐漸變?yōu)槿,其間禁火,要吃冷食。
關于寒食節(jié)的起源,歷史上主要有三種觀點:
首先是禁火說,認為寒食節(jié)的起源來自于周代就有的禁火制度。隋代杜公瞻在注《荊楚歲時記》時說:“《周禮·秋官·司烜氏》:‘仲春以木鐸修火禁于國中!⒃唬骸疄榧敬簩⒊龌鹨!窈硿使(jié)氣是仲春之末,清明是三月之初,然則禁火蓋周之舊制也!边@一看法多為后世研究者所認同,但對于周代為什么要在仲春修火禁則各持己見。占主導地位的觀點是星宿崇拜說!凹敬簩⒊龌鹨病保盎稹本褪谴蠡鹦。許多學者認為“禁火”的習俗是出于人們對大火星的崇拜。
這種說法乍看似乎有道理,但是為了避讓大火星,老百姓不能生火做飯長達一月,又在乍暖還寒的氣候中,未免不合情理。而且,周代雖有禁火之制,禁的卻不是炊用之火,而是冶煉之火。
其次是改火說,源于古人的鉆木取火和換取新火的制度。古人認為,火是有生命的事物,一年四季不能用同一個火種,火用久了就要熄滅,需要重新取火。在換火儀式中,新火與舊火不能相見,要先熄滅舊火,再迎接新火。
最早提出寒食節(jié)應起源于“改火”習俗的是唐代李涪,他在《刊誤》的“火”條中談道:“《論語》曰:‘鉆燧改火。’春榆夏棗秋柞冬槐,則是四時皆改其火。自秦以降,漸至簡易,唯以春是一歲之首,止一鉆燧。而適當改火之時,是為寒食節(jié)之后。既曰就新,即去其舊。今人持新火曰‘勿與舊火相見’,即其事也!
近代學者多從此說,有學者更是從世界其他地區(qū)尋找到了類似的“改火制度”,并且力證“改火制度”便是中國寒食節(jié)的起源。但就算改火確實需要新火不能與舊火相見,是否需要三五天甚至一個月那么久的時間?改火是不是就一定有寒食的必要?而其他民族的民俗中也有許多改火的習慣,但是都沒有提到寒食。不僅如此,改火是古禮,是在全國性范圍實施的,然而到了漢代關于寒食的記載,卻都出自于山西太原地區(qū);另外,改火儀式是官方主持進行的禮制,不是民間私設,而自東漢到魏晉南北朝期間,寒食習俗曾多次遭到官方禁止。這都讓人對“寒食節(jié)起源于古代的改火習俗”一說,充滿了懷疑。
最后,是介子推說。事實上,關于寒食節(jié)的起源,在隋唐以前并不見他說,普遍都認為是為了紀念春秋時代的忠臣介子推。晉文公為了封賞對他有割股之恩的介子推,放火燒山逼隱居的介子推露面,卻誤將介子推母子燒死,因此下令以后每年在介子推的忌日,禁忌煙火,只許寒食。
介子推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但在《左傳》、《史記》等史書的記載中,并沒有介子推被焚山而死的情節(jié)。并且,寒食節(jié)起源于紀念介子推,這一說法最早也要到兩漢之交才有記載(見于桓譚《新論》)。許多學者認為這是后人為了解釋寒食節(jié)附會而來。
但是細究一下漢代及漢以前文獻中對于介子推故事和寒食節(jié)的記載,會發(fā)現(xiàn)一個非常有趣的情況。
介子推的事跡最早見于《左傳》,沒有記錄他追隨文公流亡時的情節(jié),亦沒有提及他的死因。然而,戰(zhàn)國時期至少還有兩部著作,提及了介子推故事的另外版本。屈原在《九章·惜往日》中有句曰:“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為之禁兮,報大德之優(yōu)游。”“立枯”二字,按照王逸的注,就是“抱樹燒而死”的意思,這樣至少在屈原時代,關于介子推被焚死的說法就已有了。另外,《莊子·盜跖篇》說:“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這段話中,“割股”與“焚死”的情節(jié)都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
雖然有人懷疑《莊子·盜跖篇》的記載是漢代人“増托”之作,不足為信,但戰(zhàn)國末期的《呂氏春秋·士節(jié)》又出現(xiàn)了介子推“賦詩公門”和晉文公“懸賞尋人”的情節(jié),可見在戰(zhàn)國時代,民間已經(jīng)流傳著介子推故事的多種異文。呂氏沒有記載介子推“割股”、“焚死”情節(jié),未必是他未見此說,很可能是他不取。這跟后來司馬遷一樣,司馬遷在寫《史記》的時候,一定聽到了關于介子推故事的多種版本,只是他以史家角度認為不足信,仍以《左傳》記載為主要藍本。
在先秦到西漢之間,介子推故事不斷發(fā)展,可能離歷史本真越來越遠,內(nèi)容情節(jié)卻愈加豐富,并且在民間流傳甚廣。到《后漢書·周舉傳》就說得比較清楚了:“太原一郡舊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龍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靈不樂舉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煙爨!敝链,寒食習俗和介子推傳說的關聯(lián)已經(jīng)記錄得非常明晰。
介子推故事中的“割股”、“焚死”等情節(jié),雖然很可能不是史實,但其產(chǎn)生與流傳卻在寒食習俗見諸文獻之前,因此,說漢人為了附會寒食節(jié)而編出介子推的故事,豈不本末倒置?加上最早對于寒食節(jié)習俗的記載中,不論《新論》、《后漢書》,還是后來的《琴操》、曹操的《禁絕火令》、《鄴中記》,所言都是太原地區(qū)特有的習俗。相傳介子推被焚死的“綿山”就在太原郡,有著如此時間上和地理上的聯(lián)系,似乎應該認為是介子推的故事先在民間變化發(fā)展,有了“焚死綿山”等等情節(jié),然后周圍地區(qū)的民眾開始產(chǎn)生寒食習俗(很可能形成于西漢),繼而這個習俗被記載于各種文獻之中,這樣邏輯比較通順。而由民間傳說產(chǎn)生紀念性的節(jié)日習俗,也是合乎情理的。
吳雙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