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體育大學冠軍班開課,原本39人的班級只有3人在首堂教學課現(xiàn)身。
對體育明星上大學所衍生出的孰是孰非以及他們所上大學的相互比較一時成了大眾“談資”。筆者認為,體壇明星上中學或上大學,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眾所周知,很多運動項目是青少年的“專利”,而特別是少年時代,那些嚴格而艱苦的體育訓練,往往使得運動健兒們沒有那么多時間與其他青少年一樣去按時上課。通常情況下,一些人通過自己的努力成了體壇明星,卻在文化課方面落后了。當他們走下體壇后,還要面對新的生活、新的工作,這就需要在文化技能上補缺補差。
缺什么,差什么,每一位體壇明星,各有各的缺失,各有各的差異,且面對未來,各自又需要補什么,情況又不盡相同。對此,具體到體壇明星每一位個人,是不是都去上大學,是不是都去進“冠軍班”,那倒未必。
事實上,體壇明星上大學,不是沒有成功的先例,他們中最為典型的代表人物要數(shù)鄧亞萍;反觀之,體壇明星上大學,也有不成功的先例,奧運冠軍鄒凱在接受采訪時不知道自己讀大幾;跳水女皇郭晶晶從2002年就進入中國人民大學讀書,始終沒有拿到畢業(yè)證。奧運冠軍王軍霞透露,自己在遼寧大學讀了兩年,又在人大讀了兩年,但都沒有拿到畢業(yè)證,現(xiàn)在的最高學歷仍來自遼寧體校。
筆者認為,體壇明星該上學,但不一定上大學——這話要分兩邊說。
作為政府,以及用人單位,對于那些退役的體壇明星,在招聘錄用時,不要“以文憑論英雄”,其實,體壇明星在體壇上一個個都是英雄,至于在文化技能上,只要他們通過后天的努力學習,有了一定的基礎,在新的崗位上基本上能夠勝任工作,到底擁有大學本科文憑還是擁有博士生文憑,這并不重要。
作為體壇明星個人來說,一定要“有自知之明”,你的文化水平到底應該從什么階段補起,小學畢業(yè)的水平,就應該從初一補起,高中畢業(yè)的水平可以從大學一年級補起,大學本科水平的,當然可以從碩士研究生補起;總之,需要什么補什么,從哪缺,就從哪里補起,沒必要統(tǒng)統(tǒng)都去上“冠軍班”。同時,還得根據(jù)自身現(xiàn)有條件的可能,有條件上全日制的學校更好,沒條件的,就堅持業(yè)余自學,關鍵要在文化技能學習上“分秒必爭,久久為功”。
上學讀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來不得浮躁,來不得冒進,更不允許虛假;而對于體壇明星來說,有什么樣的文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你有沒有真才實學,只為文憑盲目拔高,不僅為個人徒增話柄,也讓追逐他們的高校備受質疑。(倪黃村)
參與互動(0) | 【編輯:李天寧】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