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高考,重慶某重點中學一個班的29名學生全部取得了美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據(jù)了解,重慶今年約有300學生選擇留學。(6月2日《重慶晨報》)
今年出現(xiàn)的“高三空巢”現(xiàn)象,引起了很多人的擔心,教育消費和人才外流的可能頗受關注。其實,這是高等教育全球化所不可避免的現(xiàn)象。據(jù)教育部國際司介紹,去年來華的留學生人數(shù)比出國留學人數(shù)多4.46萬人,而且“幾乎每四五年來華留學的總人數(shù)就翻一番”。所以,對待日漸突出的“高三空巢”現(xiàn)象,尚不必大驚小怪。
而真正應該關注的,是高等教育全球化背景下留學結構的問題。去年來華留學人數(shù)居前三位的分別為韓國、美國、日本。而赴美留學生人數(shù)排序,印度居首位,其次分別是中國、韓國、日本和加拿大。亦即,來華留學者多集中在相鄰國家,而我們卻成了赴美留學的主力軍。
由此不難看出,在日漸激烈的教育全球化競爭中,我們處于相對劣勢地位。留學現(xiàn)象不可避免,但是如果國內高校在參與國際層面的競爭中,所吸引的留學人員多來自于周邊國家,而我們的出國留學則大批量流向了教育發(fā)達國家,這才是國內高等教育所面臨的尷尬和困境。一方面,來華留學人員數(shù)量暫時超過了出國留學人員數(shù)量,掩蓋了國內高校競爭乏力的真問題;另一方面,研究表明,到2013年后,我國的大學適齡青年將只有2008年的一半,國內生源在短時間內驟減,將使國內高校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
無論從提升國際競爭力的方面看,還是著眼于國內生源開始下降的趨勢,我們的大學都應該盡快走出“同質化”競爭的局面:以一個本科教學質量評估體系來考量所有學校,讓國內高校在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上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同質化,既不利于各高校之間的競爭,也不利于考生的多元選擇。一部分考生在報考“同質化” 教育頂端院校無望的情況下,轉而留學海外。
教育全球化競爭白熱化程度乍現(xiàn),國內生源數(shù)量下降,讓教育體制改革變得愈加迫切。而要打破目前高校“同質化”發(fā)展局面,顯然需要從賦予高校充分的辦學自主權、鼓勵錯位發(fā)展的競爭積極性開始! ∽髡撸貉噢r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