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斷有朋友回國,一個接一個來道別,而且大家都是“裸歸”,所謂“裸歸”就是放棄這里的一切積累,辭去工作,退掉房子,告別朋友,回國去了。這種告別好像防線的松動,一下子少一大塊不要緊,怕的是一個一個地走,就像布朗在重組的內(nèi)閣,很容易一潰千里。還在防線里的我,因為朋友的離去,情緒的波動,對于前途的考量也慢慢多起來。
早在兩年前,一個朋友回國前,在BBC上發(fā)表了一篇文章,說要回國接受“逆向文化沖擊”,這算是一種優(yōu)雅,走之前還將所經(jīng)歷的“中英文化”打包,以供回國后分享,那是三年前的氛圍。現(xiàn)在回國做學術(shù)的,卻可以享受一大筆科研啟動經(jīng)費。有兩位朋友,在英國讀了博士,做了博士后,學有所長。一位回國去了中科院,啟動經(jīng)費就是六位數(shù),一位去北大做副教授,自己帶學生主持實驗室。想起在英國大學的日子,我常常聽說有的教授壓力很大,晚上工作到很晚;有的被辭退到處找工作,投了20多個申請,還沒有結(jié)果。
金融危機以來,英國科研經(jīng)費減少,大學得到項目的機會也減少很多。與此同時,大學老師和研究人員的待遇,卻日漸高漲,使得競爭更加激烈。相比之下,中國學術(shù)界還有“不差錢”的氣魄,為海歸提供機會,這的確很吸引人。
最近兩周,英國天氣經(jīng)歷了最好的陽光,也遭遇了蘇格蘭夏初的雪,在英國的未來就和氣候一樣,是繼續(xù)忍耐下去,還是去找一塊有沙塵暴,也有科研經(jīng)費的地方。形勢顯然是變了,連最牛的佩洛西,到了北京都不談人權(quán)了,一個“裸歸”的人,還有什么心情談文化呢?想到這里,我一下子釋然了。喬磊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