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70億奪得今年“地王”卻沒有像之前北京廣渠路“地王”那么引發(fā)聒噪。為什么?市場已經對“地王”現(xiàn)象近乎麻木了。既然無力阻止“地王”的不斷誕生,說得再多也沒有什么意思。
中海是央企里的“乖乖仔”,中海在廣州都幾乎沒地也沒有跑去搶地王,但為什么一下子花70億買了一塊跟周邊房價差不多的“地王”?專家分析,一是中海在上海的土地儲備幾近用光,再不買地就斷糧了;二來該集團1-8月銷售額突破339億,目前可用資金高達212億。
中坤地產董事長黃怒波把搶地國企比作“門口的野蠻人”,稱這些財大氣粗的國企不講規(guī)則,“只要我想拿這塊地,不管多高我都拍”。但民企和外企又何嘗不是對這些地塊垂涎三尺呢,其實只要條件合適,他們一樣會站在土地拍賣場的門口。
2008年前,民企外企借著熱錢瘋狂搶地。如今國企拿著天量貸款狂歡,頗有“五十步笑百步”的意思。
現(xiàn)在市場是國企繼民企、外企之后的瘋狂,既然大家都瘋了,大概也就都不會滅亡了。如果房價按照新老“地王”們給出的軌跡大踏步上漲,看來只有買房的人“滅亡”了。如果按照已經走向畸形的土地拍賣規(guī)則進行下去,結果基本如此。
記者認為,其實買到地的企業(yè)也并非都以為自己撿到了寶貝,中海蟄伏10個月后才出手表明其并非想趟這灘渾水,保利地產負責人也無奈地表示,“我們希望還是有一個穩(wěn)步發(fā)展的態(tài)勢!逼髽I(yè)的無奈表明,土地市場現(xiàn)有的游戲規(guī)則已經很難解決土地溢價過猛的問題——粥就這么點,一下子冒出那么多僧,只能靠搶了。
其實,價高所得的土地拍賣制度并非今天才暴露出弊端。2008年凄慘的土地市場告訴我們,一旦信貸量收緊或者行業(yè)遇到困難,土地拍賣基本上就是個擺設。記者認為,政府有必要考慮新的土地出讓方式,如以優(yōu)惠地價鼓勵開發(fā)商參與舊城改造、增加限套型地塊供應、采用招標等手段,引導企業(yè)回歸理性。(王昊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