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中國館的布局設計,既突出了中國的元素和中國的特色,又融合了現(xiàn)代理念,呼應了"自然、城市、和諧"這一主題。這座堪稱經典之作的"東方之冠"是怎樣設計的?哪些地方又是游客們絕對不能錯過的?上海臺記者胡旻玨采訪了中國國家館設計團隊主持人何鏡堂教授,何教授說"中國館的整個設計,就是圍繞著八個字做文章“中國特色,時代精神”。
上海世博會開幕以來中國館始終都是園區(qū)內最熱門的展館,每天開園后十幾分鐘內,預約券就被一搶而空,談起這件自己最出名的作品,何鏡堂語氣很平淡,他說設計中國館有一個原則,就是要讓所有人遠遠一看就知道這一定是中國的。
何鏡堂:這個館蓋完之后必須要體現(xiàn)中國的特色,中國的文化和精神。世博會同時是面向全世界的盛會,本身也是體驗與時俱進,體現(xiàn)當今科學技術發(fā)展和成就,那我們把中國館的定位作為中國特色,時代精神。
中國館建成開放以來,游客的比喻五花八門,有人說他像糧倉,像官帽,甚至重慶的游客說像火鍋,成都的游客說像麻將桌。對于這些理解,何鏡堂不但沒有不快,反而很高興,因為不管怎么比喻都是中國的,這也是他對自己設計最滿意的地方。
何鏡堂:斗拱是一個重力的構建又是一個藝術的構建,我們用現(xiàn)代的材料,現(xiàn)代的技術和現(xiàn)代的審美的觀點加以整合,成為現(xiàn)在你們所看到的東方之冠這個造型。
何鏡堂說,中國館內的展品豐富多彩,會動的清明上河圖更是不能錯過。但作為建筑師,他最滿意最推薦大家要留意的是,在通風口。他解釋說在中國館層層出票的每一面屋檐下都有31個傳子,每個傳字的另一面都被設計成一枚中國印章,但如果這些游客看的更仔細一些,這些印章還是通風動,筆劃鏤空處便是通風口,這種巧妙的設計還被動節(jié)能。
何鏡堂:東面這個東字,南面這個南字四個面非常統(tǒng)一,開始的時候就是作為通風洞來的,進風、出風,看的像那個印章。他把中國的文化元素和現(xiàn)代功能完美的結合起來的,我以為這是非常大的亮點。
何鏡堂還推薦了中國館在省區(qū)市聯(lián)合館屋頂上設計的一個名為新九州驚艷的中國傳統(tǒng)門鈴。這個來源于圓明園的創(chuàng)意使得屋頂花園以碧水環(huán)繞的九個島嶼圍繞在中國館主體國家館周圍,本身既是景觀又是觀景臺,同時還是調控溫度的天然空調,能產生8到10攝氏度的降溫效果。
參與互動(0) | 【編輯:鄧永勝】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