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2日電 據(jù)香港文匯報報道,在繁忙的深港邊境口岸,每個上學日都有一群群由老師或保姆帶領、年紀或小至幼兒園階段的跨境學童“鴨仔團”,穿梭于絡繹不絕的人潮中,追追趕趕乘搭校車往返深圳住所與香港的學校,成為兩地社會獨特的“風景線”。
回歸至今15年間,跨境童人數(shù)已大翻33倍達1.7萬人,他們以自身成長,見證了香港與內地越來越緊密的交流歷程。有跨境經驗達10年的高中生自稱“半個香港人”,認為發(fā)展空間更加廣闊,亦有跨境生希望結合香港與內地的優(yōu)勢回饋社會;從他們身上看到的,是兩地更見融合的前景。
早在上世紀末,跨境童現(xiàn)象已出現(xiàn),于90年代回歸前后,他們?yōu)閿?shù)不過約500人,隨兩地跨境婚姻、港人北上生活漸多,加上雙非效應,2012新學年預計人數(shù)會急增至約1.7萬,10多年間翻上33倍。在龐大數(shù)字下,一連串的過境交通、學額不足及家庭支持問題也開始衍生,有待兩地政府及相關群體商討解決,所以不少人眼中,“跨境童”后每每接上“問題”二字。但同一時間,他們每天的成長,卻正在活出“居于深,學在港”的全新模式,其具體境況也令人關注。
就讀鳳溪廖萬石堂中學中四的盧嘉麗,自小一開始成為跨境“鴨仔團”一員;10年間她穿梭深港兩地關口不下數(shù)千次,比很多人一生的次數(shù)還要多,但今年她才不過是個16歲的小妮子。
嘉麗父母均是港人,但因父親工作關系,自小全家居于深圳。她直言,年幼時的跨境生涯“真系好辛苦”,當時他們家在距離羅湖關口頗遠的寶安區(qū),過關后乘保姆車也要1個多小時才到家,加上讀下午校晚放學,回到家時已晚上7時至8時,夜幕低垂,還要一邊吃飯一邊做功課。而最慘還是學校長周,因為星期六上早課但沒有保姆車,結果“5點鐘天還未光,媽媽就叫我起身”。
她早年也曾因跨境童身份感尷尬,不過隨著近似背景的同學越來越多,已再無類似情況,對跨境上學頗感悠然自得,惟仍覺輪候過關有點不便,“遇上周一周五下班高峰期所花時間特別多;如果這段時間都用作溫習便更好了”。嘉麗在港時間主要都是學習,基本生活都在內地,所以自稱“半個香港人”,因對香港及內地社會都有一定認識,她相信自己未來于兩地都有發(fā)展空間。
就讀鳳溪第一中學的伍方琪,來自兩地婚姻家庭,于重慶出生的她,自小三遷到深圳便開始跨境來港上學,至今年中二已有6年時間。她表示,剛來港時曾因廣東話發(fā)音不標準被同學取笑,但很快便已克服,而且自己普通話好,更獲同學邀請于放學時當“小老師”教普通話。方琪認為,在港學習能鍛煉好英文能力,加上熟悉內地社會及文化,跨境學童身份更有利吸收兩地優(yōu)勢,她又稱,自己未來發(fā)展不只限于香港或深圳,學有所成后不排除返回重慶,相信以其兩地經驗,總能有貢獻社會的地方。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