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常春藤名校之富舉世聞名。2007年,捐贈基金超過10億美元的美國名校增加了14所,達到76所。首屈一指當數(shù)哈佛大學。據(jù)美國媒體報道,哈佛的捐贈基金累計已達349億美元,耶魯捐贈基金有225億、普林斯頓有158億。這些巨額收入部分來自富豪校友的捐款,部分來自基金的投資收益。在這些名校坐擁巨額財富的同時,美國高校的學費卻在飛漲,過去5年,美國大學學費扣除通脹因素后上漲了35%。近日,這些名校的巨額財富在美國引發(fā)爭議。
爭議的焦點并不在于名校有錢,而在于巨額捐贈收入前所未有地加劇了少數(shù)精英大學和眾多普通大學之間的等級分化。這些名校不僅有錢吸引明星教授、讓捐款者子弟免試入學、建立新的尖端科研實驗室、蓋起光鮮的新校舍,還有財力資助那些中上等收入家庭的學生。前不久,哈佛大學決定放寬助學金發(fā)放范圍,那些年收入18萬美元的中上等家庭的學生也可受惠。哈佛此舉對那些低收入家庭學生比例很大的公立名校形成了很大壓力。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校長就感嘆,一個家庭收入18萬美元的學生上哈佛,比一個家庭收入9萬美元的學生上伯克利花的錢還要少,他真希望自己也有這份財力。而更多的美國普通大學則在為日常教學經(jīng)費的捉襟見肘發(fā)愁。
這些富豪名校挨批評,還在于對巨額基金使用不當。過去十年中,這些有巨額捐贈收入的名校,大多雇傭了高級基金經(jīng)理來投資對沖基金或其他高收益的私營證券,結(jié)果形成利滾利、錢生錢。捐贈收入越多的大學,圈錢越容易。而它們真正用于發(fā)助學金擴大招生、吸引師資、研究開發(fā)等學校開支的比例卻極低,大多不到5%。批評者不客氣地指出,捐贈者所以愿意大筆捐錢,是因為捐贈基金都免稅,因而這些錢不能完全算是學校的收入,部分是屬于國家的、納稅人的和每個家庭的財富,取之于民,理當用之于民,而高漲的學費卻擋住了更多低收入學生的改變命運之路。
這次美國名校挨批,折射的還是普通民眾對社會公平的訴求。在任何國家,教育公平都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chǔ)。在美國,教育更是通向成功與財富的必經(jīng)之路。但學費的高漲使得教育資源自然向富人傾斜,這種起點的不公平直接導致社會收入差距越拉越大,最終吃虧的,無疑是那些貧困群體。這也許是美國精英大學理財時需要更多考慮的。(李文云)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