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綿山有數(shù)以百計的天然巖洞。其中抱腹巖高60米,長180米,深50米,抱二百余間殿宇及一兩萬名游人于“腹”內,容兩千年歷史文明于其間,自古以來雨雪不及屋頂,堪稱天下第一奇巖。然而更令人稱奇叫絕的是巖下掛鈴的場面。每逢廟會和吉日,許過愿的善男信女們便請長于凌空作業(yè)的人來掛鈴還愿。他們動作嫻熟,如鷹擊長空,又如雁落歸巢,一刻鐘左右便可完成,令人嘆以觀止。清代文人王清“寺古云常在,巖空勢欲傾”,“鳥拂重鈴渡,僧緣石隙行”的詩句,堪稱繪聲繪色的抱腹巖寫照。
綿山掛鈴,由來已久。相傳唐貞觀十二年(368年),陜西大旱,八百里秦川赤地一片,百姓叫苦連天。唐太宗李世民召集群臣商議對策。老臣魏征啟奏說:“并州介休綿山,高僧志超法力無邊,就連龍王都拜他為師,何不向他祈雨?”李世民對志超的法力也早有所聞,立表贊同。于是滿朝文武面向綿山跪拜,口中念念有詞。不一會兒,只見烏去翻滾,閃電雷鳴,瓢潑大雨傾盆而至。久旱逢甘霖,旱象解除,萬民歡騰。此后,晉陜一帶的百姓每遇天旱便向綿山祈雨,無不靈應。貞觀十五年(641年),唐太宗為感高僧解民倒懸之恩,決定親率群臣朝山拜佛。但如何才能盡表虔誠的心愿?卻一時拿不定主意。還是魏征獻計說:“鈴者,靈也;最好是掛鈴!崩钍烂裨俅尾杉{這位老臣的建議,命能工巧匠特意打造了一口銅鈴。又于農歷三月十七日(志超成道日),在文武大臣扈從下趕往綿山抱腹巖下,請當?shù)匕傩諑兔€~鈴懸于巖的頂壁。從此,抱腹巖掛鈴還愿的習俗世代相傳,成為綿山一絕。
現(xiàn)在綿山配備有一支訓練有素的掃山專業(yè)隊,他們都是掛鈴高手,應還愿人的要求每天正南午時都可以掛鈴。因還愿的人日益增多,除抱腹巖外,天橋、蜂房泉等處也有掛鈴活動。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