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來,云南昭通彝良發(fā)生的“9·7地震”吸引了全國的目光。但有這樣一群人卻沒有被更多的關注,他們就是那些災區(qū)的留守老人。原本就弱勢的他們在地震來臨后顯得更加的無助。在彝良縣震中的洛澤河鎮(zhèn)嶺東村,記者見到了兩對留守老人。
戴正直
大兒子遇難 家里的天塌了
老兩口趕集賣了一塊五
一塊五,這是67歲的戴正直和66歲的管時桂老兩口9月7日趕集的全部收獲。地震發(fā)生那天,正好是當?shù)氐内s集日,在洛澤河,每逢1日、4日、7日當?shù)囟紩写蠹,老兩口用背簍從自己居住的山上背下來一些茄子和辣椒去集市上賣,希望能有些收入貼補家用。
戴正直老兩口有五女兩男七個子女,其中二兒子在深圳,還有兩個女兒嫁到了四川,其他三個女兒離他們也都不近。雖然已經(jīng)到了頤養(yǎng)天年的歲數(shù),兒女們也會給他們一些日常生活費用,但是住在并不富裕的嶺東村最高的山梁上,老兩口不得不獨立照顧自己。
見到記者時,管時桂念叨著每月的電費要四五十元,所以她把家里不大的地種上了玉米,還用房前屋后的空地種了一點茄子、辣椒。戴正直這兩年腿腳不太好了,5年前,已經(jīng)過了60歲的他還會到鎮(zhèn)上去打零工,幫人家搬運一些建筑用的水泥、石頭。由于老人居住的地方離公路較遠,而且通往山上的道路都很陡峭,要想把自己種的茄子辣椒帶下山去著實要費些力氣。9月7日對于這老兩口來說,本來只是普通的一個趕集的日子,雖然賣了一斤辣椒收入總共只有一塊五,結果不算太好,但地震的時候,由于正在趕路他們沒有受傷,只是老兩口沒有想到更大的噩耗在等著他們。
家里頂梁柱倒下了
在老兩口趕集回家的路上,地震發(fā)生了,他們的大兒子戴唐旭此時正在鎮(zhèn)上最大的馳宏公司鉛鋅礦上搬運水泥。本來和他一起的還有其他7個工友,只是戴唐旭成了最不幸的那個,從山上滾下來的石頭砸中了他的頭部和胸部,他瞬間倒在地上。當?shù)谝徊ǖ卣疬^去,他再也沒有醒過來。住得最近的大女兒最先得到了弟弟遇難的消息,她趕緊聯(lián)系到還在回家路上的戴正直夫婦,告訴他們不要亂走,并讓自己的兒子去接回兩位老人。趴在外孫子的背上,經(jīng)歷了地震驚嚇的管時桂只想早點回家看看,可憐的老太太并不知道,家里人怕他們著急,決定在路上先瞞著老大遇難的實情。到了大兒子的家里,噩耗傳來,老兩口悲傷欲絕,家里的頂梁柱就這樣沒有了。
今年39歲的戴唐旭沒有固定工作,只是每天到馳宏公司門口看有沒有搬運水泥的工作。據(jù)了解,在洛澤河鎮(zhèn)當?shù),搬運一噸水泥的報酬是7塊錢,戴唐旭的收入也很不穩(wěn)定,多的時候掙七八十元,少的時候只有二三十元,即便如此,這也是一筆還不錯的收入。戴唐旭有兩個孩子,大女兒今年13歲剛剛上初一,小兒子只有7歲,兩個孩子上學每年都需要幾千元的花費,而且父母也需要他的照顧,他的故去對于這個大家庭意味著天塌了。
32歲的戴唐勇是家里的小兒子,也是這個家里唯一受過高等教育的。在湘潭的湖南工程學院畢業(yè)后,他去了深圳的天彩電子工作。地震發(fā)生后,他在電視里看到了新聞。就在他萬分擔心的時候,家里的電話來了,哥哥遇難的消息讓他連夜趕回了彝良。由于工作太忙,如果沒有哥哥遇難這件事,一年他也不能保證回一次家。這次回來,他非常擔心留守在家的父母的身體,兩位老人難過得吃不下東西,居住的房子也出現(xiàn)了裂縫。戴正直看著門框上“百花盛開香滿園 萬事如意喜盈門”的對聯(lián),獨自落淚,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對他來說實在過于殘忍。失去愛子的傷痛還沒過去,房子的裂縫也沒修復,這對留守老人一籌莫展。
張正利
一家七口平安 已經(jīng)知足了
58歲 20分鐘跑了3公里
作為戴正直的嶺東村鄰居,張正利和羅朝芬是一對更為典型的留守老人。三個兒子全都在浙江打工,留下了5個孫子孫女和兩位老人一起生活。
地震發(fā)生的時候,大孫子還在中學住校,三個上小學的孫子孫女也都在村口的學校上課。羅朝芬抱著小孫女坐在門檻上,忽然一陣晃動,老房子的瓦片從房頂紛紛落下,在院子里摔了一地。驚恐之余,趁著兩次地震的空當,老太太趕緊抱著小孫女躲到自家的葡萄架下面,家里的大狼狗黑黑也跑到了山上躲了起來。記者來到張家的時候,地震已經(jīng)過去三天了,但羅朝芬兩歲半的小孫女依然顯得非常驚恐,本來還在吃著梨子的小女孩一聽到說地震,就躲到了奶奶懷里,還抱住了自己的頭。
雖然有兒女提供生活費,但是在洛澤河,老人出去打零工的也非常常見。7日中午,58歲的張正利正在3公里外的劉家橋抬著一塊砌墓用的大石頭,忽然一陣天搖地動,碎石從山上滾滾下來,他撒腿就跑,來到一塊相對平整的小壩子上。自己雖然安全逃生,但是想到老伴和孫女,他朝著家里飛奔。3公里的路平時張正利要走一個多小時,而地震的威脅和對家人的擔心讓老張只用了20分鐘就跑到了家。
3天吃了5頓土豆
雖然已經(jīng)離家多年,戴唐勇還是對洛澤河的習俗非常熟悉,“我們這里一般都是吃兩頓飯的,早餐不吃,十一點鐘吃午飯,晚上六七點鐘吃晚飯。”發(fā)生地震的時候正好是中午十一點多,突如其來的地震和接連不斷的余震讓張正利兩口子顧不上午飯,帶著小孫女躲在葡萄架下,這一躲就躲到了下午三點鐘。小學校里還有兩個孫子、一個孫女等著接回家呢,于是,老張咬牙下山把三個孩子接了上來,算上平時在毛坪中學住校、周五回家的大孫子,兩老五小的一家人是湊齊了。
洛澤河有個習俗,每家村民正房對面的墻上都供著神位,上面寫著“天地君親師”。記者在老張家看到,神位上落滿了塵土,年久失修的老房子也被地震震出了深深的裂縫,陽光透過沒有瓦片的屋頂照進了屋內(nèi)。老張告訴記者,因為擔心余震和隨時會坍塌的屋頂,他們始終躲在院子里的葡萄架下面。晚上,5個孩子實在太餓了,老伴就炸了一點土豆(當?shù)胤Q為洋芋),算是她和孩子們一天唯一的一頓正餐。而一家之主的老張,一直緊張得吃不下去,就喝了一瓶啤酒充饑。記者在院子里看到一個空啤酒瓶,那是一瓶廣西桂林生產(chǎn)的燕京啤酒。
隨后的兩天,由于老張他們居住的地方遠在陡峭的山腰上,也不是受災最重的地區(qū),所以并沒有領到礦泉水和方便面。于是,“炸洋芋”就成了一家七口人的正餐,三天下來一家人吃了五頓“炸洋芋”。不過,比起戴正直,老張已經(jīng)很知足了。
后記
記者協(xié)調幫村民領到棉被
不管是暫住大兒子家的戴正直夫婦還是露宿葡萄架下的張正利兩口子,由于擔心老房子沒人看管,他們都沒有前往臨時安置點,自然也沒能及時領到帳篷、被子、礦泉水等救災物資。昨天下午,在本報記者的協(xié)調下,正在災區(qū)發(fā)放帳篷、被子等救災物資的中國扶貧基金會得知了嶺東村缺少被子的實際情況,基金會秘書長助理王軍和洛澤河鎮(zhèn)領導協(xié)調,把計劃中分給嶺東村的棉被提前送到村口,讓居住在山上最高處的18戶村民拿到了50套軍用棉被。
不過,提前領到的被子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些留守老人的所有問題,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更多的部門在地震過后關注到這個容易被忽視的群體,讓留守老人不再愁上心頭。(侯振威 甘 南)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