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丨捷克當代藝術家伊瑞:“水墨牛仔”是怎樣煉成的?
中新社北京3月12日電 題:“水墨牛仔”是怎樣煉成的?
——專訪捷克當代藝術家伊瑞
作者 薄雯雯 元悅嫻
頭戴寬檐帽,身著流蘇皮衣,腳踩牛仔靴,捷克著名當代藝術家伊瑞(Jiri Straka)儼然一位西部牛仔,但見他嫻熟地使用毛筆與流蘇在宣紙上揮灑水墨,“水墨牛仔”就此誕生。
1995年,懷著對中國畫的熱愛,伊瑞只身來到中央美術學院學習水墨畫,如今他已是中央美術學院特聘教授、中捷當代美術館藝術總監(jiān)。近日,伊瑞在北京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分享他二十余年學習與創(chuàng)作水墨畫的經(jīng)歷與體悟。
現(xiàn)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您如何與中國文化結(jié)緣?
伊瑞:大概小學五六年級時,我開始接觸中國文化。當時捷克一些商店售賣中國產(chǎn)品,我對包裝上的“方塊字”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
更重要的是,那時我在父母的書架上發(fā)現(xiàn)了兩本畫冊,一本是捷克著名漢學家約瑟夫·海茲拉爾出版的《齊白石》,另一本是20世紀50年代出版的畫冊,其中收錄了吳作人、李可染、林風眠等中國近現(xiàn)代著名畫家的作品,這些繪畫作品對我影響很大。我從大概11歲開始用毛筆模仿這些大師的作品,因為很喜歡畫畫,后來就讀了美術高中,專門學習版畫、素描和水彩畫,但我心中一直想去中國學習國畫。
中新社記者:您為何選擇在布拉格查理大學中文系求學?這對您產(chǎn)生了哪些影響?
伊瑞:因為我認識捷克著名漢學家克拉爾(Oldrich Kral)教授,他專門研究中國文學,翻譯過《紅樓夢》《儒林外史》等中國經(jīng)典文學。我讀高中時,他在捷克國家美術館工作,每次我去找他,他都會把關于中國美術的書借給我。高中畢業(yè)時,他建議我大學讀中文系,并告訴我如果真的想到中國學習國畫,就應該首先理解中國的歷史與文學,這會很有幫助。
大學期間,我學習了中國的歷史、文學和哲學,這深深影響了我學習和理解國畫的方式。經(jīng)過對中國文化的理解,我認識到創(chuàng)作要在尊重傳統(tǒng)的基礎上進行,這也形成了我對中國繪畫一以貫之的態(tài)度。
中新社記者:在中央美術學院的學習讓您對中國畫產(chǎn)生了哪些新的理解與認識?
伊瑞:一開始我想學習用技術性強的材料去作畫,比如用哪一種宣紙,拿哪一種毛筆,如何自己制作顏料等等。在中央美院學習期間,我接觸了工筆人物畫、花鳥畫和梅蘭竹菊畫。那時,張立辰老師定期帶我們畫梅蘭竹菊,這段學習經(jīng)歷對我影響很深遠。從1995年到2005年的十年間,我一直臨摹傳統(tǒng)古畫,但后來漸漸意識到,在這方面我永遠不會比古人畫得更好。從2005年開始,我去到中國南方廣西桂平等地,在那里畫植物與風景畫,從青山綠水中汲取靈感,進入了另一種創(chuàng)作狀態(tài)。
中新社記者:在藝術創(chuàng)作時您會關注哪些主題?創(chuàng)作靈感往往來自哪里?
伊瑞:除了在大自然中寫生,由于我有很多捷克朋友從事當代藝術,我也受到他們的影響。但他們叫我脫離水墨畫,我是不會聽的,因為中國畫是我的創(chuàng)作初心,我一直想保持與國畫、材料和媒介的一種聯(lián)系,即把中國畫作為當代藝術的媒介之一。
我的創(chuàng)作靈感往往從生活環(huán)境,尤其是生活巨大的發(fā)展變化而來。那時我從歐洲來到中國,看到了不可思議的發(fā)展,便開始對生活場景進行觀察。我的創(chuàng)作內(nèi)容大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因為我覺得不需要討論很大的話題,身邊那些簡單的、被忽視的東西往往蘊含某些大道理。當時我在中國看到工地,就開始畫工地上見到的東西,如水泥袋、攪拌機、鋼筋、磚頭等,這些看起來臟亂的東西,我用水墨語言把它們變得“很干凈”。
中新社記者:您如何看待藝術中的融合?
伊瑞:我喜歡把不同文化的元素結(jié)合起來,因為人類歷史上就經(jīng)常出現(xiàn)不同文化相互影響的情況,并不存在完全純粹的文化。我自己比較喜歡古典寫實繪畫,所以也會把比如巴洛克式繪畫用水墨畫展現(xiàn)出來,獲得一種矛盾且特別的效果。
我從小熱愛中國的藝術,但骨子里還是一個西方人,所以我也希望通過藝術語言來描繪和表達我身上一種矛盾的狀態(tài)。生活中人們常常把許多問題簡單化,但有些事情需要立體來看,才能看出其復雜性。融合對于藝術來說,也是一種立體呈現(xiàn)。
藝術會幫助我們思考和解決一些問題,豐富我們的生活,而融合對藝術的重要意義,也啟示人們?nèi)ネ苿硬煌貐^(qū)、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與理解,這非常重要。
中新社記者:近兩年您以“水墨牛仔”為主題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作品,創(chuàng)作理念是什么?
伊瑞:“水墨牛仔”是我創(chuàng)作上比較特別的一種行為藝術作品。
大概五六年前,我和一位捷克朋友看了電影《西部往事》,他說里面有一個牛仔很像我,問我要不要打扮成西部牛仔,用外套上的流蘇畫一幅水墨畫。我說太荒唐了,絕無可能。
兩年前,我們又看了這部電影,有朋友再次聊到這個想法,我就開始重新思考這個問題。因為當時我已經(jīng)做了一些行為藝術作品,我想到打扮成西部牛仔來創(chuàng)作水墨畫,代表著不同文化間的對話。中國畫蘊含著豐富的哲學與文學,代表著一種文人文化,而西部牛仔的形象剛好相反,他們往往比較簡單,習慣用暴力解決問題。將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態(tài)組合起來,會是一個很有趣的行為藝術作品。
后來我做了很多“水墨牛仔”的現(xiàn)場表演,比如在廣西,我騎著小馬或水牛,有些當?shù)卮迕窨吹街苯泳托α?,我覺得這就是對這個作品最好的詮釋。實際上,除了荒誕的幽默外,這個作品也包含著比較嚴肅的思考:不同文化之間應如何相互交流?不同文化有沒有互相理解的可能?
我的看法是,人類要保持交流,努力做到相互理解,這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主題和任務之一。(完)
受訪者簡介:
伊瑞(Jiri Straka),捷克著名當代藝術家,1967年出生于捷克布拉格,1995年畢業(yè)于捷克查理大學中文系,1997年畢業(yè)于中國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2007年定居北京?,F(xiàn)為中央美術學院特聘教授、中捷當代美術館藝術總監(jiān)。
國內(nèi)新聞精選:
- 2025年01月08日 20:44:42
- 2025年01月08日 17:19:55
- 2025年01月08日 17:04:52
- 2025年01月08日 13:06:17
- 2025年01月08日 11:13:28
- 2025年01月08日 09:29:59
- 2025年01月07日 21:32:38
- 2025年01月07日 21:23:57
- 2025年01月07日 16:46:19
- 2025年01月07日 14:3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