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今年的外交成就,一些官方媒體和學者津津樂道的是中國主持的三次峰會:6月15日在上海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10月30日在南寧舉行的中國—東盟峰會;11月3日到5日的中非合作論壇。三次峰會一共引來60多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放眼當今世界,有聲望、有實力邀請到這么多領導人來訪的國家屈指可數(shù),中國世界大國的地位已開始顯現(xiàn)。
或許是因為這些“掙面子”的峰會風頭太勁,今年中國外交的另一大亮點多少受到人們的忽視,那就是中日關系的改善。
由于中日關系連續(xù)5年陷入低迷,雙方之間的負面情緒已經(jīng)積累到相當危險的程度。就在一些人對中日關系失去信心的時候,胡錦濤等中國領導人抓住日本首相更迭的契機,促成日本新首相安倍晉三在10月份訪華。這一“大手筆”不僅迅速改善了中日關系,更讓人對中國領導人的外交魄力刮目相看。
中美關系今年也有新的突破。中美戰(zhàn)略經(jīng)濟對話機制今年12月正式啟動,雙方官員參加的規(guī)模和層級在兩國關系史上創(chuàng)下了新紀錄,而且這種對話每年要舉行兩次,彰顯中國在美國眼中的特殊地位。由于中國高層向來把中美關系視為外交主軸,中美戰(zhàn)略經(jīng)濟對話機制的建立應該是中國領導人今年最看重的外交成果之一。
在中日、中美關系改善發(fā)展的同時,中國與歐盟、俄羅斯、印度等大國的關系也進展順利。這種全面出擊,同時贏得大國和小國尊重,成為國際舞臺主角的局面,在中國外交史上還前所未有。這也是為什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越南出席第14次亞太經(jīng)合組織領導人會議時,風頭甚至蓋過了美國總統(tǒng)布什。
當然,外交“大豐收”并不等于中國已經(jīng)融入國際主流社會,更不等于一些國家不再擔憂中國的走向。畢竟,目前中國對世界的吸引力主要來自它迅速增長的經(jīng)濟實力。中國要真正獲得國際社會的信任,還要在改革、提高國民素質、建設法治社會等“軟實力”方面作出艱苦努力。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