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浦東多個樓盤出現了集中團購的現象,有些樓盤甚至開盤當天推出的全部房源就售完。據了解,根據上周出臺的“國三條”中“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的要求,以及浦東新區(qū)人才公寓的規(guī)劃,相當一部分的收購將被由政府主導的一級土地開發(fā)商收購用作動遷房及人才公寓。
當前樓市遇冷、保障性住房嚴重短缺。在這種情況下,政府集中團購商品房,也的確有積極意義,一是可以盡快彌補保障性住房的缺口;二是有效解決了開發(fā)商資金回籠困難問題;三是可以直接刺激樓市需求,讓樓市盡快回暖。
政府團購商品房,在一定程度上既能盡快“救民”,又能盡快“救市”,這是好事。但有一個問題無法回避:政府團購的商品房,其價格到底幾何?是不是在為樓市泡沫埋單呢?
按照老百姓的理解,保障性住房的建設主體應該是政府,而政府投資建設的保障性住房,是不能有什么利潤的,即使是經濟適用房,國家也明確規(guī)定其最高利潤。這就要求政府團購的商品房,其價格不能是市場價。但目前,開發(fā)商的利潤到底是多少,賣給政府團購的商品房利潤又是多少,對民眾來說,都還是一個謎。
對于政府團購商品房,民眾最擔心的其實就是政府的團購行為是否只是在“救市”。要解除人們的這種疑惑,最好的辦法就是要公布所團購商品房的成本。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只有讓民眾知道了商品房的成本,他們才清楚政府用于團購的這筆資金花得到底值不值。而目前,不論是政府還是開發(fā)商,似乎都還沒有徹底公開房屋成本的意愿。
此外,在這一團購活動中,是否存在黑幕,同樣也是民眾關注的焦點。如何讓政府的刺激樓市舉措真正落到實處,消除民眾對政府團購商品房的擔心,使團購過程變得更加公開透明,尤為重要。否則,又怎能不讓人擔憂呢?(徐經勝)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