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是騙子設的陷阱吧?”5月28日晚,江蘇省興化市城區(qū)一條小巷內,面對路上的一只錢包,路人紛紛繞著走,最終,下班回家的一位女士“鼓起勇氣”撿了起來,打開后嚇了一跳:里面除現(xiàn)金外,還有價值百萬元的銀行卡和票據(jù)等。(見5月30日《揚子晚報》)
路上躺著一只錢包,沒有人去撿,這是古人的路不拾遺?涩F(xiàn)在沒有人去撿,是因為不敢,怕是騙子設下的陷阱,這是新版的“路不拾遺”。新舊對比,新版“路不拾遺”,折射的是對誠信和法律的雙重擔憂。
撿到錢包交還給失主,曾是社會一直大力提倡的風尚,是助人為樂的好事,邊界清楚而簡單。現(xiàn)在撿錢包卻變成了一件麻煩事,成了繞著走的事——撿錢包前心里先要斗爭一番:會不會是騙子的陷阱?不及時上交會不會有警察找上門來?自己會不會因此被判刑?
騙子利用人們的善良,故意將錢包丟在路上,結果使許多人上當。這樣的“故事”經(jīng)媒體的廣為傳播,已經(jīng)在人們的心中投下了陰影。更多的人不再輕易撿錢包,或是在撿錢包之前思前想后。不過,識別騙子的伎倆并不是很難。最可怕的是,當你撿了錢包后,有可能發(fā)現(xiàn)自己陷入了法律的旋渦——清潔工梁麗在深圳機場內拾得一紙箱,內有價值數(shù)百萬的黃金首飾,面臨盜竊罪起訴。
新版“路不拾遺”的焦點在于不敢撿,這很容易使人想起“不敢扶”。在路上見到一個老人摔倒了,你敢不敢毫不猶豫地扶老人?或許在南京“彭宇案”之前,許多人能肯定地回答“敢”。但現(xiàn)在,估計能這么做的人不多了。因為扶起一個摔倒的老人,可能面臨一定風險,即可能被老人告上法庭,說你是撞倒老人的“元兇”。
和諧社會應該是人與人之間互相信任?匆娐飞系腻X包,不用想,先撿起來,再想辦法還給失主;看到有人摔倒了,不用想,先去扶起來?涩F(xiàn)在做好事卻變得有些麻煩,首先要學會“保護”自己——有人摔倒了,想要去扶的時候,必須先找?guī)讉目擊證人,以便一旦被人告上法庭的時候,能夠有人作證不是自己撞倒的;撿到錢包,先要想想是否是騙子的陷阱,或先要找到朋友給自己作證。做好事,變得如此麻煩和無奈,以后還會有多少人會去做好事?
新版“路不拾遺”是社會之痛。從老人摔倒無人敢扶,到看到遺失錢包無人敢撿,呈現(xiàn)的是一些人對社會誠信和法律的憂慮,這可不是我們所想要的。(郭文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