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近日,《關于實行黨政領導干部問責的暫行規(guī)定》出臺,顯示了中央試圖制度維穩(wěn)的新努力。同一時期,河北一位處置群體事件不當?shù)目h級官員下馬,被解讀為官員問責向群體性事件傾斜的新趨向
文/紀學龍 馬莉 本刊記者/王維博
2009年7月10日,因處理城管隊亂收費行為不力,夏生華被免去了河北省元氏縣縣委副書記、常委職務,上級組織還提請縣人大按照法定程序免去其元氏縣縣長一職。
夏生華被免職的第三天,新華社公布了《關于實行黨政領導干部問責的暫行規(guī)定》全文,而早在5月22日,這份備受關注的制度即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通過。
針對此前官員問責程序不規(guī)范、復出不透明的質疑,此次《暫行規(guī)定》做出了回應,界定了問責的七種情形,也明確了問責的程序。規(guī)定官員復出“一年內不得重新?lián)闻c其原任職務相當?shù)念I導職務”,“一年后如果重新?lián)闻c其原任職務相當?shù)念I導職務,除應當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履行審批手續(xù)外,還應當征求上一級黨委組織部門的意見”。
《暫行規(guī)定》還把群體性事件的處置列為問責重點,折射出中央尋求制度性維穩(wěn)的努力。
問責風暴一再升級
2008年,中國的重大安全事故頻發(fā),三鹿奶粉事件、山西襄汾潰壩、龍崗火災等等,無不引起巨大反響。在中共中央召開的“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動員大會上,胡錦濤嚴厲批評某些干部“對群眾呼聲和疾苦置若罔聞,對關系群眾生命安全這樣的重大問題麻木不仁”。
伴隨重大事故的頻繁發(fā)生,高層也不斷策動問責風暴,一大批政府官員應聲落馬。問責對象,也由過去的行政首長延伸到“黨政一把手”。
事實上,官員問責制在中國起步較晚,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系統(tǒng),常出現(xiàn)有問不責、或問責隨意等現(xiàn)象!皞魇跈嗔苋菀祝萍s權力就很麻煩了。”中央黨校教授辛鳴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中國傳統(tǒng)政治文化中往往把官員看得比民眾高一等,社會民眾也習以為常,“父母官”自然也理直氣壯。
一種通行的說法是,中國官員問責風暴始自2003年非典時期的“危機問責”。從“不問責”到“問責”,從“內部潛規(guī)則”到“成文規(guī)定”,從“彈性問責”到“剛性問責”,從“行政一把手問責”到“黨政一把手問責”,經(jīng)歷了一個過程。至2008年,又一個問責高潮出現(xiàn),但實質上,它依舊停留在“運動化”階段,對官員的問責力度往往取決于媒體和社會的關注程度。
此次公布的《暫行規(guī)定》,對4種情節(jié)要求從重問責,包括阻礙問責調查、隱瞞事實真相、打擊報復檢舉人以及其他法律規(guī)定中的從重情節(jié)。
這4種情形的指向性非常清晰——一旦安全事故發(fā)生,問責程序便被啟動,瀆職、失職等行為遭到嚴懲,問責的力度明顯加強。
“無論是問責的力度,還是其信息透明度,《暫行規(guī)定》的出臺無疑邁出了一大步!毙柳Q說。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