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個舊4月1日電(記者 劉云 趙于北 陳雄)云南干旱,地處滇南的個舊市保和鄉(xiāng)也成了滇南的一個重災(zāi)區(qū)。這是一個集山區(qū)、民族、貧困三位一體的貧困鄉(xiāng),2009年全年降雨不到200毫米。隨著旱情加深,當(dāng)?shù)刂鳟a(chǎn)的甘蔗、干果已絕收,即將開始的大春生產(chǎn)也因為缺水面臨無法播種的困境。
3月31日,記者來到保和鄉(xiāng)采訪,得知新寨、木花果寨兩個彝族村寨長年缺水。今年1月份以來,這兩個山寨的人畜飲水全靠人奔馬馱從3公里外的大凹子運來,每次來回需要3個多小時。木花果寨的彝族老人普家昌告訴記者:“3月下旬以來,大凹子的水日漸干涸,寨子里人困馬倦,飲用水只能靠個舊市水務(wù)局送來急救,但一車水送下來,得往返80多公里,成本價很高,我們惜水如命,半年不敢洗澡,每天洗臉只敢用瓢弄點水潤一下眼晴!
普家昌指著家門口的一棵約一抱粗、當(dāng)?shù)胤Q為“沖天樹”的大型植物說:“你們瞧,干旱已脫光了它的衣服,樹皮脫落,綠葉長不出來,只有些光桿桿在上邊,你們看看今年大旱到了什么程度”。
3月31日,保和鄉(xiāng)鄉(xiāng)長許德輝和副鄉(xiāng)長李文清從老鄉(xiāng)那兒得知離木花果寨五六公里處有水跡,兩位鄉(xiāng)干部頂著烈日,順著老鄉(xiāng)指點的方向,爬坡過坎,從海撥1600多米山梁往下尋找,找到海撥600多米的三家菁溝,發(fā)現(xiàn)菁溝里的水跡越來越深,濕地越來越明顯。許德輝和李文清便用手刨開覆蓋在菁溝上那些干枯的枝條和雜亂的野草,順著水印一步一步尋找,終于在石頭縫中看到一個泉眼。大家急忙搬開石頭,用泥土和石頭將水圍住,不一會,圍起的小塘里就積蓄了一汪清泉。許德輝高興地說:“水是找到了,還要為彝族群眾的飲水安全負責(zé)!彼麄冋垇砹诵l(wèi)生防疫站的同志,將水樣取走拿去化驗。副鄉(xiāng)長李文清說:“別看這個小小的出水口,一天的蓄水量足夠兩個寨子的400多民族群眾飲用”。
在采訪回個舊的路了,天上下起了小雨。陪同記者進寨子的個舊市防汛辦主任鄧家祥說:“3月下旬個舊雖然降了兩次雨,地皮還沒濕雨就停了,旱情沒有得到緩解,看來與旱魔作斗爭,還得有長遠的準備,F(xiàn)在我們每天送水25車,175個立方!庇械纳铰愤M不去,當(dāng)?shù)匚渚筷爜韼兔,部隊組成若干小分隊徒步為彝家山寨送水。(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