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中日須重視民間交往基礎性工程——中新網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尤物,中文字幕无码高清三级片,日韩在线天堂精品深夜福利,国产特大黄aa,亚洲综合视频,日日狠日,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華文報摘
    香港文匯報:中日須重視民間交往基礎性工程
2009年11月23日 09:25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中新網11月23日電 香港《文匯報》23日刊發(fā)鳳凰衛(wèi)視評論員邱震海博士文章《中日須重視民間交往基礎性工程》,該文指出,鳩山內閣上任后,致力于推進中日關系和東亞共同體,是日本歷年來不可多得的一個外交溫和型和建設性政府。但必須看到,中日之間的大規(guī)模民間交往則是更為實實在在和可以具體操作的事情。因此,中日兩國政府都有必要從戰(zhàn)略高度認識這一問題,并積極利用鳩山內閣的任期來推進和完善這一基礎性工程。

  文章摘錄如下:

  中國外長楊潔篪19日起訪問日本。這是日本政權更迭后中國外長首次訪日,將就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訪日進行協(xié)商,引起了中日兩國輿論的密切關注。

  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20日在官邸與楊潔篪舉行了會談。鳩山在會談伊始致辭時稱:“2010年在上海舉辦世博會,屆時計劃前去訪問”,表示有意于明年5月開幕的上海世博會期間訪華。此外鳩山還邀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明年訪日,稱“希望溫家寶總理在此之前訪問日本”。

  在此之前,日本外相岡田克也19日晚在東京與楊潔篪舉行會談,雙方就東海油氣田開發(fā)和如何應對中國餃子中毒事件交換了意見。會談上,雙方確認將依據(jù)2008年5月的中日共同聲明來強化“戰(zhàn)略性互惠關系”。此外,雙方還就圍繞氣候變暖等全球性問題展開合作,及就朝鮮綁架、核導彈問題進行了磋商。

  與此同時,有消息指出,中國國防部長梁光烈將從26日起對日本展開為期6天的訪問。兩國正在就27日梁光烈與日本防衛(wèi)相北澤俊美舉行會談協(xié)調日程。此次訪問是日中兩國強化防衛(wèi)交流的一環(huán)。預計日中兩國防長將就朝鮮核導彈開發(fā)問題等東北亞軍事形勢進行磋商。

  民間認知:中日關系調適關鍵

  中日關系自三年前安倍內閣上臺后,進入了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階段。此后,日本內閣歷經福田和麻生時代,中日關系雖然基本平穩(wěn),但兩國關系深層結構中的一些問題并沒有根本解決。這些問題歸納起來就是:一、兩國的歷史恩怨情仇在相當一部分國民中間尚未消除;二、在現(xiàn)實國際經濟和政治格局中,中日兩國正在經歷一個極其漫長和艱難的國家定位和民族心理調適過程,尤其是隨著中國崛起,未來中日“兩強并列”的局面正在逐漸成型;三、中日間本已錯綜復雜的關系中,還夾雜著更為復雜的“美國因素”。

  但是,雖有上述復雜因素,中日關系的基本主體仍是中日兩國的國民。因此,中日兩國的國民情緒和互相認知仍是決定未來中日關系最主要的因素。這中間包含幾個因素:一、中日兩國國民對彼此的互相認知;二、中日國民互相認知所依賴的互相了解和信息程度;三、兩國國民彼此認知演變過程中的智慧程度。

  顯然,在上述三個因素中,第二個因素是最重要的。必須承認,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內,中日兩國國民之間的彼此情緒,不是由于互相了解之深,而恰恰源于了解不夠或了解片面。這一點在兩國年輕人中表現(xiàn)得尤其明顯。

  必須看到,中日關系正在經歷著國家定位和民族心理調適,將會持續(xù)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甚至可能會持續(xù)兩、三代人甚至更長的時間。其間,兩國民族心理的調適必然是與兩國年輕人之間的往來和互相認知,互相伴隨和互相促進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中日年輕人的往來必須提到中日兩國關系和民族心理調適的戰(zhàn)略高度來認識。

  抓緊鳩山任期 架構基礎工程

  當然,過去若干年,中日民間交往不可謂不密,但面對中日關系的錯綜復雜程度,兩國官方有必要通過政府層面,采取大規(guī)模和帶有一定強制性的措施來推進兩國的民間交往,其中尤其是兩國年輕人的交往。在這方面,上世紀六十年代德法兩國的“愛麗舍條約”似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鳩山內閣上任后,致力于推進中日關系和東亞共同體,是日本歷年來不可多得的一個外交溫和型和建設性政府。但必須看到,東亞共同體是東亞地區(qū)一個遙遠的前景;與之相比較,中日之間的大規(guī)模民間交往則是更為實實在在和可以具體操作的事情。因此,中日兩國政府都有必要從戰(zhàn)略高度認識這一問題,并積極利用鳩山內閣的任期來推進和完善這一基礎性工程。

    ----- 海外華文報摘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