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21日電 今日出版的澳門《新華澳報》刊發(fā)題為《創(chuàng)造更多更靈活平臺深化兩岸直接交流 》的評論文章指,第二屆“海峽論壇”,使兩岸之間的論壇活動從議題的溝通發(fā)展為心與心的溝通,充滿了人性化,顯然是兩岸交流向更廣的寬度、更深的深度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標志。
文章摘編如下:
號稱出席的臺灣同胞人數更多、階層更廣泛的第二屆“海峽論壇”,顯然是兩岸交流向更廣的寬度、更深的深度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標志。實際上,參加這屆“海峽論壇”的臺灣同胞,基層人士占到百分之八十,來自臺灣中南部的約占百分之六十。臺灣工會、青年、婦女、文化、體育、民間信仰、工商、農業(yè)、旅游等三十個界別的代表人士參加了論壇活動,比首屆新增十個界別。這有別于“國共論壇”的以兩岸精英人士為主,由“草根”階層“發(fā)聲”,從經濟領域向其它領域拓展,交流對象從政經各界向社會基層深入,交流地點從城市向農村,從北部向南部延伸。
雖然自兩岸開放交流二十多年來,尤其是“胡連會”開啟始兩岸政黨交流以來,兩岸交流正向縱深發(fā)展,但北京并不滿足于此。要本著“做臺灣人民工作”的意愿,在繼續(xù)促進兩岸精英層交流及政黨性質同質交流的同時,引導到規(guī)模更大層次更深的基層交流及各黨派交流去去。因此,以邀請臺灣各基層界別代表和中南部同胞出席的“海峽論壇”,就是有別于每年進行的“國共論壇”,使兩岸之間的論壇活動從議題的溝通發(fā)展為心與心的溝通,充滿了人性化。八閩大地成了兩岸平民百姓的大聯歡嘉年華,洋溢著親情融合的氣氛。
要在短短的五天內集中地舉辦二十多項大型活動,其背后的組織策劃安排調度等,頗為考人。只有事權集中、行政執(zhí)行力高的大陸才能做得到。出席“兩岸論壇”的中國國民黨副主席黃敏惠說,希望“兩岸論壇”能在臺灣舉辦,這當然是好建議,故得到不少與會者的贊同和支持。但在技術上,先不要說是民進黨是否會阻撓搗亂了,就算是表面上看起來比較單純的組織工作,如按照“福建模式”,臺灣方面恐怕就做不到。
第二屆“海峽論壇”以“擴大民間交流,加強兩岸合作,促進共同發(fā)展”為主題,聚焦民生,匯集民智,凝聚民意,共同研商兩岸民眾關注的熱點議題,致力于打造兩岸民間交流的平臺、兩岸經貿合作的平臺、兩岸合作交流政策研討的平臺和兩合作交流的樞紐平臺。因此,它具有民間性、大眾性、廣泛性的特點,在邀請臺灣各縣市代表、工商企業(yè)界、文化教育界等界別代表的基礎上,擴大邀請臺灣基層民眾,中南部鄉(xiāng)親、少數民族同胞和行業(yè)代表、民間社團人士以及媽祖、關公、保生大帝、陳靖姑、開漳圣王、延平郡王等民俗信眾參加。在活動內容設計上更加突出文化內涵,充分展示閩南文化、媽祖文化、客家文化等地域文化特色,突出文化產業(yè)對接,注重群眾性文化交流活動的受眾面,讓所有參與論壇活動的民眾和其它普通民眾共享文化盛宴,感受交流氛圍、融洽彼此感情。
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論壇大會上的講話,暢談了幾個重要觀點,其一是應該順應兩岸主流民意,牢牢把握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主題,繼續(xù)按照先易后難、把握節(jié)奏、循序漸進的思路,務實推動兩岸關系發(fā)展的進程,力爭取得更多的實際成效,同時還應著眼于今后,逐步解決兩岸關系發(fā)展前進道路上的難題,在反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兩岸的政治互信;其二是兩岸交流歸根到底是人與人的交流,最珍貴的是兩岸同胞心與心的溝通,兩岸關系發(fā)展的過程是不斷積累共識、解決分歧、化解矛盾、深化合作的過程,兩岸同胞形成的共識越多,就越能為破解兩岸關系發(fā)展各種難題創(chuàng)造有力條件;其三是兩岸交流沒有黨派之分,沒有地域之別,希望兩岸各界民間團體發(fā)揮更加有力的促進作用,拓展新領域,開辟新渠道,構建新平臺,創(chuàng)造新形勢,促進越來越多的兩岸同胞投身到大交流大合作的歷史潮流,成為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參與者、推動者和受益者。賈慶林還特別指出,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各種原因,一部分臺灣民眾對大陸缺乏了解,甚至存在誤解;目前還有很多臺灣同胞沒有來過大陸。因此,北京熱誠地歡迎他們到大陸來走一走,看一看,增進對大陸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直接了解,增加對大陸同胞的直接接觸,也鼓勵大陸同胞前往臺灣各地,尤其是中南部基層,與臺灣同胞交朋友,傾聽鄉(xiāng)音,兩岸同胞完全應該常走動,多來往,大家以誠相待、彼此交心,走親、訪友、做生意,日子就會越過越紅火,兩岸關系發(fā)展的道路就會越走越寬廣。
國臺辦主任王毅也提出了促進兩岸“新三通”,那就是“心靈相通、感情相通、命運相通”,真正把兩岸民眾的心連在一起,把兩岸民眾的力量匯集在一起,把兩岸民眾的意志凝聚在一起,共同去推動兩岸關系的和平。
總而言之,這屆“海峽論壇”是辦得很成功的。但以“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高標準衡量,還有進一步用足用好用活“海峽論壇”的長處的空間。
參與互動(0) | 【編輯:李倫】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