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的電影為什么在海外有市場?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他注意從中國文化傳統(tǒng)中汲取創(chuàng)作靈感。張氏電影中對“中國元素”的自覺運用,從上世紀的《紅高粱》到時下正熱映的《滿城盡帶黃金甲》,可以說是一以貫之:忙碌的中藥作坊、“皇后”鞏俐手中的刺繡、金菊遍地的重陽節(jié)……倘若看完電影,你再翻開國務院不久前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以下簡稱“名錄”),你會發(fā)現(xiàn):張藝謀所展示的,竟然全是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
中國五千年文明史形成的豐厚遺存中,有多少可供我們立足世界、創(chuàng)新文化的寶貝?至今尚待破題。張藝謀電影可以看作是一種嘗試,而更多的努力,仍可期待。
我們必然生活在本民族的歷史和傳統(tǒng)之中,也自覺不自覺地使用歷史傳統(tǒng)提供給我們的方式去選擇我們前行的道路。的確,“五四”時代的知識分子曾經(jīng)激烈批判傳統(tǒng),魯迅借“狂人”之酒杯,澆胸中之塊壘,說過“禮教吃人”。然而他們所處之時代乃是“中國歷史未有之大變局”,在西方列強軍事、經(jīng)濟的強力沖擊下,對“舊文明”的清算,是那代人“回應”沖擊、救亡圖存的一種敘事方式;上世紀80年代,把中國歷史視為“醬缸”的修辭,也表達了對歷史文化傳統(tǒng)的全盤拒斥,只不過,這更多來自一種將剛剛經(jīng)歷過的社會動蕩全部歸咎于傳統(tǒng)文化的謬見。實際上,當我們試圖斬斷自己生存、發(fā)展所維系的歷史“臍帶”時,我們并未掙脫枷鎖,反而喪失了歷史智慧提供給我們走向自由的路徑。
今天,對傳統(tǒng)的態(tài)度,已經(jīng)趨于理性。“名錄”的公布,也意味著,我們要從祖先留下的遺產(chǎn)中辨認出當代的“自己”。
當今是一個所謂“全球化”的時代。著名的科學史家李約瑟寫過《四海之內(nèi)——東方與西方的對話》。這大概可以用作“全球化”的注解:這個歷史進程正在打破藩籬,拆除壁壘,讓人們同處“四海之內(nèi)”;同時,這又必然是不同文化之間進行交流與對話、“重建巴別塔”的過程。其前提之一,就在于我們能否在世界面前,清晰地認識自己、表述自己和闡釋自己。
長達518項的“名錄”,說明了我們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豐富性。但是,如果僅僅是單一地描述“遺產(chǎn)”,即使做得非常精致,也很難展示中國文化中的靈魂。在這些五彩斑斕的“標本”背后,還有更豐富的歷史、人生,我們得去剖析,還有民族傳統(tǒng)里內(nèi)在的“精、氣、神”,我們要去領悟。從那些即將消失的一聲絲弦?guī)浊嵐芾,從一脈單傳的技藝、功夫里,從“望聞問切”與當歸、茯苓里,現(xiàn)代的我們是否還能切身體味祖先面對世界的感動和智慧?是否還能夠承續(xù)母體中的營養(yǎng)以貫通古今?
好在我們已經(jīng)開始懷著對祖先文化的敬意去靠近歷史饋贈給今天的遺存。面對歷史的饋贈,我們都應該心生敬畏如同求學的孩子,瞻仰、念想這綿延不已的幽幽長卷。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文:楊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