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10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12月10日刊發(fā)評論文章指出,有些人對于把掌聲與榮譽和中國研修生聯(lián)系在一起心存疑慮,這種疑慮可能來自頭腦中習慣性地將研修生看成“苦力勞動”的錯位印象。事實上,近期發(fā)生在日本的兩則中國研修生獲得掌聲和榮譽的事例應該是給人啟發(fā)的。
文章摘錄如下:
事例之一:半年前到日本千葉縣木更津市政府研修的中國國際青年交流中心的職員許琳,在即將結束自己研修生活之時,出版了用中文編寫的《木更津觀光導游》,獲得當?shù)厥姓馁澰S。
事例之二:12月5日,“第2屆愛媛縣外國人研修生接受組合聯(lián)絡協(xié)議會”在松山市道后町舉行集會,在熱烈的掌聲中向中國實習生王鳳美頒發(fā)了日語作文大獎賽優(yōu)秀獎,向中國實習生李朝廣頒發(fā)“愛媛縣技能士會長獎”。
從“許琳”“王鳳美”“李朝廣”們的身上,我們首先可以看到中國研修生應該樹立起不畏困境的“健康心態(tài)”。坦率而言,1990年6月以日本法務省法令形式創(chuàng)立的“外國人研修制度”,因實施過程中存在漏洞和不公正性操作,使得不少中國研修生赴日之后面臨諸多問題,甚至在很大程度成為影響中國研修生正常工作的“絆腳石”。但是,中國研修生不應因這些“絆腳石”而停歇不前,反而應保持健康心態(tài),不畏困境,看看哪些是屬于制度上的問題,哪些是屬于管理上的問題,哪些是屬于文化差異上的問題,那些是屬于人際交往的問題,逐一對應,設法解決,從困境中走出來。
其次,從“許琳”“王鳳美”“李朝廣”們的身上,我們還感受到中國研修生應該擁有一顆“成功心態(tài)”。研修生不應該把研修僅僅當做研修,把勞動僅僅當做勞動,而應該具有一種掌握技術為我所有,創(chuàng)新發(fā)展為我所能的追求人生發(fā)展與成功的心態(tài)。勿庸諱言,一些中國研修生在費盡力氣辦完研修手續(xù)到達日本之后,自認為老老實實干完三年,拿到一份相對不薄的薪資報酬就滿足了。這種想法不能說錯,但至少不能算是一種“成功心態(tài)”。試想,如果把三年的研修比作三年的高中生活,每位研修生都在日本校園里有過三年的學習生活,三年之后那些滿載成績與微笑歸國的人就是未來的“大學生”,余下者的前提就不言自明了。
第三,從“許琳”“王鳳美”“李朝廣”們的身上,我們還感受到中國研修生應該擁有一顆“爭光心態(tài)”。作為一名中國研修生,在日本實際上已經不是一個個人的形象,而是國家形象的具體表現(xiàn),民族形象的現(xiàn)實折射。日本人看到研修生的所作所為,會因此得出中國人如何如何的評價。認知于此,每一名中國研修生就應有一種為國家爭榮耀、為民族爭榮譽的“爭光心態(tài)”。這樣做,不但與己有利,也與他人有利,更與國家和民族有利。(胡瑋)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