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又聲:華僑華人把扶危濟困傳統(tǒng)帶到世界各地
8月4日下午,華僑華人與北京奧運會新聞發(fā)布會在北京國際新聞中心舉行。針對中國是否可以實行雙重國籍政策的問題時,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許又聲(左)表示,中國政府不承認雙重國籍,但愿為華人提供便利和服務。 中新社發(fā) 王東明 攝
版權聲明:凡標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
|
中新社北京八月四日電(記者 張冬冬 陸春艷)“扶貧濟困這一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隨著華僑華人散居世界各地,也把這個傳統(tǒng)帶到了住在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副主任許又聲,今天下午在北京國際新聞中心舉行的華僑華人與北京奧運會新聞發(fā)布會上這樣評價。
中國人移居海外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許又聲以菲律賓華商為例,介紹華僑華人為當地社會慷慨解囊、奉獻愛心的善舉:旅菲華僑華人組成的義務消防隊,現在在菲律賓全國已經有三十七支,義務的消防員有五千五百多人。每當發(fā)生火災的時候,這些華裔的義務消防隊員總是舍身忘死,沖在最前面,許多人甚至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再比如說,近年東南亞發(fā)生的大海嘯、洪水、風災等等,華僑華人總是和當地民眾一起抗災,為當地人民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談到今年冰雪災害和汶川地震發(fā)生之后,海外華僑華人紛紛捐款捐物,幫助受災民眾,許又聲說,根據中國相關的法律和政策的規(guī)定,中國政府對海外僑胞的捐獻政策,可以概括為六個字:自愿、保護、服務。
他具體解釋,所謂“自愿”,就是捐贈行為必須出自捐贈人真實意愿,中國政府反對任何勸募的行為。所謂“保護”,就是通過嚴格的捐贈資金的審批、捐贈項目的立項,捐贈項目實施過程當中的監(jiān)管,使得每一筆華僑華人捐贈都能夠用到實處,符合捐贈人的意愿。所謂“服務”,就是在捐贈項目整個實施過程當中,相關政府部門提供全程、周到、細致的服務,幫助捐贈項目能夠盡早落成,而且是高質量地落成,以及盡早發(fā)揮它的效用。
【編輯:聞育旻】
相 關 報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