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在華留學生漢語大賽”四川賽區(qū)比賽落下帷幕,27歲的阿根廷人伊凡獲得了冠軍。
據(jù)四川大學海外教育學院提供數(shù)據(jù)顯示,2008年前,選擇在四川大學學習中文的留學生呈每年10%的比例增長,目前,僅四川大學就讀的外國學生達400人。與以往不同的是,以前來川大學習的留學生以短期的語言學習為主,而現(xiàn)在更多是來攻讀學位。目前,就讀漢語言本科專業(yè)的留學生由2005年的10多人,增加到現(xiàn)在的60多人。
學習漢語的熱潮,造就了這個特別的“群體”——他們有著黑皮膚、白皮膚、黃皮膚;有藍眼睛、高鼻子、金棕色頭發(fā)。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家,有著和我們不一樣的長相,但是他們卻和我們一樣,生活在這座城市,說著流利的中文,享受休閑的城市文化。
你知道“three medicine”什么意思嗎?三顆藥。不不不,這是“謝謝你”的意思。不是有些中國人喜歡將“thank you”說成“三顆藥”嗎?
能有如此幽默的人,一定是了解中國的人。他就是來自阿根廷的伊凡。汶川大地震時,他來到成都,卻因為不會說中文未能如愿成為志愿者。如今,兩年時間過去了,如果你在街上聽到一句純正的川話“神戳戳”,卻發(fā)現(xiàn)發(fā)聲體竟是一名金發(fā)碧眼的外國人。別驚訝 ,他,有可能就是伊凡,“第三屆在華留學生漢語大賽四川賽區(qū)”冠軍得主。
不懂中文 沒當上志愿者
摩托車的馬達聲戛然而止,他按下警報器,讓摩托車處于防盜狀態(tài)。迎面走來,這是一位帥氣的外國小伙,高鼻子藍眼睛,一頭金棕色的短發(fā)。他坐在川大37度水吧,吼了一句:“老板,一瓶雪花,老規(guī)矩!”
他就是27歲的伊凡,朋友評價他,不過是長著外國人模樣的中國人罷了。
時間回到兩年前,伊凡在成都生活得并非如此自在。
受到祖父的影響,伊凡從小就有環(huán)游世界的夢想。24歲時,他去美國工作,攢下了一筆錢,開始實現(xiàn)環(huán)游世界的夢想。他去了15個國家,2008年4月,他來到中國云南。
就在他享受云南的風情時,汶川大地震發(fā)生了?粗娨暲锓磸筒シ诺木仍畧雒妫练步Y束了在云南的旅游,前往四川希望成為一名抗震救災志愿者。他來到四川的第一個城市是峨眉山市,廣場里坐著在外躲避地震的市民。他的突然造訪,成了大家的焦點。他用英語表達著自己的愿望,想前往災區(qū)當一名志愿者,但沒人能夠聽得懂。
幾經(jīng)輾轉,他來到成都尋求當志愿者的機會。然而,不懂中文讓他徹底與這個愿望失之交臂,“如果我去了災區(qū),一定幫倒忙!”對學習中文的渴望,對這座城市休閑文化的迷戀,他最終選擇了在四川大學學習中文。
喜歡火鍋 喜歡中國話
在成都的很長一段時間,伊凡只會說一些“你好,謝謝”簡單漢語。有一次,他經(jīng)過路邊的燒烤攤,老板正在熱情招攬生意,向伊凡不停招手。同行的中國朋友告訴他,這是一種很辣的食物。伊凡不太明白“辣”的意思,他面向老板,捂著肚子做痛苦狀,吞吞吐吐說:“不……吃了肚子會痛!”
這一句話成了伊凡說的第一句中國話。
然而,伊凡最后還是喜歡上了成都的火鍋。喜歡,并非是火鍋的味道,而是吃火鍋的感覺。就像回到阿根廷的家鄉(xiāng)一樣,一頓飯能吃上幾個小時。吃火鍋時的放松,讓他能夠更好地與中國朋友們交流中文,講成都文化,偶爾也聊聊隔壁桌的漂亮妹妹。
也是這樣一種“吃火鍋學習中文”的方式,讓伊凡的中文在面對面交流中進步不小。甚至,這讓他的中文口語比很多看得懂古代文學的外國朋友要好。雖然與幾個西班牙朋友同住在一起,但伊凡更愿意用中國話與朋友交流。他去買李子,賣主非要買7元一斤,他會執(zhí)著地用中國話議價到5元一斤的價格才會作罷。不為2元錢,只為能享受中文交流的快感。
伊凡有一輛摩托車。春日的周末,他喜歡騎上摩托車去成都周邊的鄉(xiāng)村,感受這座城市的魅力。他坐在一片油菜地里,向當?shù)乩限r(nóng)學著說四川話。他很快學會了“神戳戳”這個詞語,并作為自己的口頭禪。街頭偶遇一個裝扮奇怪的人,朋友問起他感受如何,他總是以這句“神戳戳”川話去評價,逗得朋友們捧腹大笑。
今年5月,伊凡報名參加了“第三屆在華留學生漢語大賽”,憑借流利的普通話在四川賽區(qū)一舉奪冠,將于8月前往北京繼續(xù)參加比賽。伊凡將自己的QQ簽名改成———“去北京的路上”。
《讀者》是伊凡最喜歡的一本中文雜志,看得多了,他也能說出一些詞藻華麗的語言。他總說,環(huán)球旅行是自己的夢想,游歷過15個國家以后,成都成為了夢想的終點站。畢業(yè)后,在成都找一份工作,買一套房子,這,成為了伊凡向往的“成都小生活”。(藍嵐)
參與互動(0) | 【編輯:楊凱淇】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