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滾越大的“團隊”
紅日亭施粥攤越來越大,目前義務為這個粥攤忙碌的老人年齡最小的60歲。這群人里只有年齡最小的陳建光和另一名62歲的陳松垚師傅每月有700元補助,其他全是義務幫工。
陳建光四年前一直在華蓋山附近流浪,也曾是紅日亭的“?汀。喝完茶、吃完粥,陳建光經(jīng)常幫老人們整理、搬桌椅。老人們同情他,就將其收留下來,平日里一起幫忙施粥,老人們把他當作大家的“兒子”。
紅日亭的成員走了一茬又來一茬,現(xiàn)在這批共有23人,其中15個阿姨分兩批每天輪流。他們在紅日亭老房子拆遷前曾是鄰里,如今紅日亭搬了,他們?nèi)詮母魈庍^來一起做事。
葉寶春是紅日亭的總負責人,這位在溫州一速凍食品工廠退休的老工人,由于拆遷搬到了新城的新田園楊府山,每天要坐10站公交車到紅日亭。
一個粥攤一年開銷十多萬
隨著老人們的“事業(yè)”越做越大,一些周圍市民不斷為他們送來米和錢,很多路人也會給一些捐款。
管理發(fā)票的張明新老人拿出賬本,讓記者看!12月2日,當天收到捐款3100元。昨天接受社會捐款5140元。”老人告訴記者,每一筆收款,老人們都會給一個收據(jù)并公布。
網(wǎng)上出名后,來捐款喝粥的人特別多。昨天,一個鞋企老板買來1000公斤大米。前兩天,一位董事長也來喝了粥,第二天就送來一噸大米。一名婦女帶著小孩捐款100元。
“我還經(jīng)常接到米店里打來的電話,一個老太太給店里錢,讓我們每月去拿米。”張明新說,對施粥攤的捐助都有詳細的記錄,“還在紅榜上公布,讓大家放心!
記者在翻看這本收據(jù)時,越翻里面捐款人的名字越“奇怪”:樂清老太太,許女士,男同志,五十一中學生,過路人,公安C9004,浙C3G090,四樓344室……
張明新激動地說,這些都是扔了錢轉(zhuǎn)身就走的,不愿意留名。所以有時候,只好用校徽、警號、車牌號等來代替。
2007年一年這個粥攤的費用大概在10萬元左右,F(xiàn)在光是米和小菜的花費,一天差不多就要600元。11月,他們接受現(xiàn)金捐款3.1萬元,開支1萬多元。
在錢款有剩余的情況下,老人們也定期給福利院和聾啞學校的孩子送去一些禮物和錢,給當?shù)氐睦щy戶送錢、米、油等急需物資。
朱永麟是這個團隊的財務,他說:“給我們捐款的人很多,幾年下來基本沒在錢上遇到困難。我們在銀行開了戶,把籌集來的錢都存進去,這樣收多少、花多少賬目很清晰,F(xiàn)在,我們賬戶里有20多萬剩余!
政府隱性支持
一開始,紅日亭擺攤曾被質(zhì)疑“影響市容”,攤子上的雨棚也面臨被拆。
“靠的就是政府部門對民間慈善的隱性支持。”經(jīng)辦此事的華蓋社區(qū)主任章碎英深有感觸。為這個被認定違法建筑的大棚,章碎英向有關(guān)部門為老人們“擔保”:決不會出現(xiàn)影響市容影響交通的情況。今年5月1日,社區(qū)里向規(guī)劃部門“報批”,并將原來的大棚擴大到了現(xiàn)在的面積。
周忠是溫州市政園林局公園管理處主任,他告訴記者,剛開始,公園管理處對老人在華蓋廣場擺施粥攤有過不同意見,因為這樣未批擅自占道是違規(guī)操作,而且這么多人來廣場喝茶吃粥,對公園的環(huán)境綠化都會有影響,管理工作也加大了難度。后來老人們一心一意為民服務的實際行動,也把公園管理處的人打動了,同意他們在公園設點,而且在公園增設了廁所,還特意安排兩名清潔工幫助粥攤清理現(xiàn)場衛(wèi)生。
“沒有這些背后的支持,我們一幫老人光有善心,什么事也辦不成。 睙说闹焖閶砂⒁陶f。每年燒“伏茶”,溫州中醫(yī)院專門免費給他們提供中草藥。他們鍋爐用的柴油,石油公司不但議價保障供應,而且每周送貨上門。在他們剛起步最困難的時候,五馬街道給他們送來了一噸大米和1.5萬元現(xiàn)金。社區(qū)和新青年志愿者都常來現(xiàn)場幫他們維持秩序。
這些老人這樣每天的堅持究竟為了什么?葉寶春說,“我們是想給下一代做個榜樣!
現(xiàn)在擺攤施粥似乎“名正言順”起來。但是大家有一個心愿:榕樹下臨時搭建的這個“紅日亭”不是長久之計,期待在舊城改建中被拆遷的紅日亭,能早日規(guī)劃重建,有一個真正的老人亭。(本報記者 陳洪標 報道組 郭廣宇 陳顯英)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