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昭君出塞,就會聯(lián)系到三個人:王昭君、漢元帝和毛延壽。漢元帝因后宮嬪妃多,不能一一遍視親選,便命“黃門畫者”毛延壽畫出嬪妃們的畫像進呈,然后按圖召見。嬪妃們?yōu)榱说玫交实鄣恼傩,紛紛賄賂毛延壽,請他把自己畫得漂亮些。但其中一個叫王嬙(字昭君)的漂亮姑娘卻不買毛延壽的賬,被毛延壽丑化,失去了被漢元帝召幸的機會。當時,匈奴呼韓邪單于來長安朝見元帝,提出和親。王嬙主動要求去匈奴和親,元帝審閱她的畫像,見其姿色平平,就同意了。待到單于偕王嬙與元帝道別時,元帝方才發(fā)現(xiàn)王嬙美貌絕倫,痛悔不已,欲收回成命,又恐失信于單于,只好忍痛割愛。王嬙走后,漢元帝把一腔怒火發(fā)泄到毛延壽身上,下令將其問罪斬殺。
姑且不論歷史上的是非曲直,僅從經(jīng)濟學的角度來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在這個故事中,王昭君、漢元帝、毛延壽三方都是利益受損者。之所以出現(xiàn)這樣的結(jié)局,其根源就在于制度缺陷。由于毛延壽可以在畫像中美化或丑化嬪妃的容貌,漢元帝又僅有這一個了解嬪妃的渠道,他實際上就將挑選嬪妃的權(quán)力授予了毛延壽。這種讓渡,使得毛延壽具有了決定嬪妃命運的權(quán)力。在這樣的制度安排下,對于毛延壽來說,索取賄賂就是一種理性行為;對于嬪妃來說,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向毛延壽行賄也成了理性的選擇。兩者相互強化:越來越多的嬪妃向毛延壽行賄;毛延壽變得越來越貪婪,越來越視收取好處為理所當然。
在這種情況下,毛延壽得到了好處;嬪妃損失了錢財,付出了額外的成本;漢元帝則越來越難以得到真實的信息和真正的美人。然而,故事并沒有這樣循環(huán)下去,由于出了一個正直、倔強而有主見的王昭君,又發(fā)生了與匈奴和親的事件,使故事的最終結(jié)局變?yōu)椋簼h元帝意識到了自己的利益受損,“龍顏”震怒之下,提供扭曲信息的毛延壽便為自己的貪婪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王昭君則遠嫁匈奴。
王昭君的選擇實際上是被動的。這種被動選擇的依據(jù)是王昭君對漢元帝和毛延壽兩個人的預期。由于王昭君不肯向毛延壽行賄,她認定毛延壽不可能給自己畫出真實的畫像,因而自己也就始終沒有出頭之日。在這種情況下,她才選擇了遠嫁匈奴。漢元帝是制度的提供者,也是整個事件的始作俑者。他對毛延壽授權(quán)過大,又沒有建立相應的監(jiān)督機制,導致他與嬪妃之間信息傳導的扭曲、失真,以及毛延壽的恣意妄為?梢酝茢,在王昭君之前可能已經(jīng)有過沒有出塞的“王昭君”,而毛延壽卻得逞了。這使得毛延壽的膽子越來越大。毛延壽東窗事發(fā)、身首異處,雖是咎由自取,卻也是制度的犧牲品。如果漢元帝減少對毛延壽的授權(quán),并加強監(jiān)督,加大腐敗被發(fā)現(xiàn)的概率和腐敗的成本,毛延壽不能腐敗、不敢腐敗,他也就不至于走上死路。
封建皇帝對事件的處理,是殺了膽敢欺騙他的毛延壽,以解心頭之恨。漢元帝不可能從中汲取教訓,通過建立和完善相關制度,加強對宮廷畫工的監(jiān)督。因而,毛延壽之死雖可能暫時會使宮廷畫工的貪婪行為有所收斂,但從長期來看,還會不斷地出現(xiàn)“毛延壽”,類似悲劇還會重演。(孟祥林)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