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臺北四月二十九日電 題:透視連戰(zhàn)的禮品《野柳奇巖》
中新社記者 陳立宇 楊伏山
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zhàn)帶往大陸的禮物中,有一幅臺灣已故著名油畫家楊三郎的作品《野柳奇巖》。臺灣的《中國時報》今天在頭版刊登了由臺北印象畫廊提供的這幅油畫的照片。
《野柳奇巖》作于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為楊三郎的寫生代表作之一。畫的是臺灣著名自然風景區(qū)野柳的一個凹形岬角,大海的波濤正涌入凹處,清澈的海水映照著藍天白云,一顆奇特天成的蘑菇形蕈狀巖凸顯在左邊的巖石上。畫作用筆大刀闊斧,粗豪奔放,色彩明朗,構成了一個澎湃不息、充滿生命活力的畫面。與《野柳風景》等同為楊三郎野柳油畫系列的力作。
楊三郎一九0七年生于臺北艋舺,卒于一九九五年,因在家中排行第三,故名三郎。一生鐘情于大自然的畫家?guī)煼ㄗ匀,行萬里路,畫萬里畫,足跡遍及世界許多風景勝地,而大海是其最愛。直到去世前的二十幾天,大師還在海邊感悟大海。除了野柳系列,楊三郎關于大海的代表作還有《日出》、《旭》等,從天朗氣清、潮平如鏡,到驚濤拍岸、波浪翻騰云水怒,不勝枚舉。
楊三郎常去寫生的野柳是北臺灣一突出海面的岬角,長約一千七百公尺,因遙望如一對海龜蹣跚離岸,翹首拱背而欲游,故也有野柳龜之稱。臺灣的地質(zhì)學家說,六百萬年前,由于地球造山運動的擠壓,野柳的兩側(cè)出現(xiàn)了兩道斷層,破碎的斷層帶易受侵蝕,海水沖擊,風吹雨打,日積月類,斷層遂凹入成灣,中間突出形成海岬。岸邊則產(chǎn)生了單面山、海蝕崖、海蝕洞等地形,經(jīng)由海水蝕化、風雨蝕化的作用,演變成蜂窩巖、豆腐巖、蕈狀巖、風化窗等罕見的世界級巖層自然景觀。
記者去年首次來臺北駐點采訪時,曾隨本社赴臺參訪團到過野柳,一路覽盡此處奇特的地質(zhì)景觀,如女王頭蕈巖、仙女鞋、象石、瑪玲鳥石等,行至岬角頂端,還與同行在野柳白色燈塔眺望大海,看海天一色,贊風景這邊獨奇。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女王頭蕈巖,遠望酷似希臘神像,名符其實。
《聯(lián)合報》今天報道說,連戰(zhàn)大陸行前,對挑選禮品格外費心,不斷征求藝術界人士意見,在挑選楊三郎畫作時,希望能有以臺灣的;蛏綖橹黝}的作品。最后找到臺北印象畫廊負責人歐賢政,選定了《野柳奇巖》、《野柳風景》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