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型歷史題材影視作品中,我們常?吹桨缪輫翌I導人的是幾位熟悉的演員,如扮演毛澤東的古月、扮演鄧小平的盧奇、扮演周恩來的王鐵成等。他們有一個特定稱呼:特型演員。他們的杰出表演,常常引發(fā)我們對那個年代的思考。但古月的去世,引起了我們對特型演員銀幕外的特別關注。
關注審批:當特型演員要審批嗎?
現(xiàn)狀:古月,1988年被葉劍英元帥親自圈定扮演毛澤東的特型演員。自此以后,他在84部影視作品中出演過毛澤東。特型演員盧奇,原本將自己定位為孫中山的候選演員。經過一番化裝、試鏡,盧奇被王震將軍親自拍板為電影《百色起義》中的鄧小平。
2005年4月,“‘特型演員’假扮毛主席與游客照相收錢”的事件曝光后,有業(yè)內人士曾公開表示,國家有關部門對特型演員的要求很嚴格,都要經過政審;日前,更有一種說法稱,國家廣電總局有一份通過審批的特型演員名單。種種說法不禁讓人產生質疑,難道成為特型演員要得到國家審批嗎?
分析:據(jù)記者了解,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常常由八一電影制片廠承擔攝制,并得到諸多部隊領導的關懷,很多特型演員最初都是由八一電影制片廠選定的。近日,經記者多方面核實,“國家廣電總局有一份通過審批的特型演員名單”這個說法是不準確的。廣電總局有一個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視小組,除審批相關影視劇項目外,還將對片中演員的定裝照進行審批,也就是說,審批不單單針對特型演員。
關注化裝:化裝術會取代特型演員的地位嗎?
現(xiàn)狀:將于今年教師節(jié)上映的電影《魯迅》中,濮存昕扮演的一代宗師,獲得了試映會上絕大多數(shù)人的肯定。盡管濮存昕與魯迅,一個高一個矮,一個年輕一個年老,一個額寬頰不寬一個恰恰相反……但是經過化裝師的一番“手術”,濮存昕竟與魯迅如出一轍。那么先進的化裝術是否能取代特型演員的地位呢?
分析:《魯迅》劇組的高級化裝師沈東生給出了否定答案,化裝術并不具備“魔力”。據(jù)了解,即便是特型演員,化起裝也很麻煩。給孫飛虎化一個蔣介石的裝,往往又墊鼻子,又戴牙套,需要整4個小時;被人們認為酷似鄧小平的特型演員盧奇,化裝也要3個多小時。不過,化裝術的進步使得特型演員從前的首要素質“形似”退居其二,“神似”成為了第一要素。
鏈接:近日,曾多次為古月親手上裝的我國著名特型演員化裝師郭珍,忍著悲痛講述了為古月化裝的許多技巧。
據(jù)郭珍說:“古月是最像毛主席的,為他化裝主要就是耳朵、頭型和痣三個方面,毛主席的耳垂比古月長,所以給他化裝首先要把他的耳垂加長,先用石膏翻好古月的模,再把加上的耳垂部分雕塑好,然后再把雕塑好后的耳垂再翻一個模,最后把古月的耳垂和加上的耳垂中間的空隙用特殊的材料粘合在一起,要做得有肉感;毛主席的頭型比較圓,古月的頭型比較扁,就需要給他加一些假發(fā),再用電吹風吹一吹,顯得他的頭型更圓一些;痣也很重要,加上痣后,古月就更像毛主席了!
關注局限:一輩子只演一個人遺憾嗎?
現(xiàn)狀:作為特型演員,最大的優(yōu)勢亦成為最大的劣勢,像盧奇那樣既能演鄧小平,又能演孫中山的特型演員少之又少,通常特型演員一輩子都在重復同一個人物。
2002年,《周恩來萬隆之行》里再一次扮演周總理之后,66歲的王鐵成宣布他要收山了。王鐵成因成功塑造了周總理的藝術形象而蜚聲海內外,然而作為特型演員,他幾乎沒有扮演過其他角色。
那么,特型演員們是不是會為一生只演一個人遺憾呢?
分析:雖然作為演員,特型演員們很少有機會去塑造其他的角色,但大多數(shù)人表示并不會遺憾。收山的王鐵成說過,如果讓我選擇,一種是演過很多角色但都不出色,一種是只演一個角色卻非常精彩,我肯定還會選后者。況且,這個角色是周恩來。剛剛去世的古月也曾表示,“演好毛澤東是我一輩子的追求,現(xiàn)在我最想演一些鮮為人知的老年毛主席的形象,包括‘文革’那段時間。因為那段歷史不能空白,我們要對后代負責!
關注接班:特型演員后繼乏人?
現(xiàn)狀:今年是58歲的“全國第一朱德特型”王伍福扮演朱德的第25個年頭。他曾在50多部影視劇中扮演朱德。王伍福說:“國內說起扮演毛澤東、周恩來的特型演員,好幾個,但朱德,就我一個,其實打心底里我希望能再出一個‘朱德’,我年紀慢慢大了,需要接班人長江后浪推前浪。”
另一方面,對于剛剛去世的古月,很多影視界的人士痛心地表示,沒有人會比他更優(yōu)秀,因為不管有多少人扮演過毛澤東,在人們心中,古月是最像的。
那么,當這批老一輩特型演員退出銀幕時,真的找不出合適的接班人嗎?
分析:嚴格意義上說,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影視創(chuàng)作,特別是領袖形象的塑造,是改革開放新時期的產物,也是改革開放新時期文藝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標志。
一位電影制片人說,特型演員并非后繼乏人,而是這種提法將漸漸消失。觀眾對革命歷史題材作品的關注度正在隨社會改變,老特型演員的輝煌必然不可復制。同時,特型演員作為20世紀80年代我國自前蘇聯(lián)引進的概念,不僅從未在別國存在,在我國也已經過時,F(xiàn)在的演員,可以在特定環(huán)境下,可以通過更高超的化裝技術化身為歷史人物,不必再拘泥于特型,比如《魯迅》中的濮存昕,你能說他是一個特型演員嗎?
來源:華商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