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陽江十二月二十八日電(記者 索有為) 世人關注的“南海一號”沉船現(xiàn)身至今已有十八年,將于明年開始實施打撈作業(yè),可望在二00七年出水與民眾見面。中國國家文物局副局長、聯(lián)合國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中國委員會主席張柏今日出席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動工儀式時,披露了“南海一號”打撈方案的細節(jié)。
“從二00二年十月‘南海一號文物保護工作會議’提出‘原地打撈、整體保護、就地展示’的方案,到今年五月十九日國家文物局論證通過,基本確定‘南海一號’打撈方案,將近用了三年時間”。張柏說:“國家文物局對此方案慎之又慎,因為整體打撈在世界上沒有先例,如果有細微處考慮不周,‘南海一號’在整體出水時若出現(xiàn)變形,船上文物將遭到難以預料的損失,我們應該對歷史負責!
張柏介紹,“南海一號”整體打撈可細分為四個步驟,首先是清理沉船周邊環(huán)境,因為該船位于海下二十米深處,被二米厚的淤泥所覆蓋,搜集出來的歷史文化等信息還將數(shù)字化保存,為“南海一號”將來安置在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保存提供必要資料。
“南海一號”打撈的第二步是在深海下樁,并用一巨大盒子覆蓋,從海底進行全面封閉,隨后緩慢提升至一艘四千噸的舶船上,這艘舶船專為打撈“南海一號”制造,預計在二00六年五月造成。
“南海一號”沉船從海底平移到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后,將置身于水質(zhì)、溫度及環(huán)境都與沉船所在海底位置完全一樣的水晶宮中,進行第三步館內(nèi)發(fā)掘,開放后的博物館,游人可以參觀水下考古作業(yè)的場景。
張柏說,研究整理是“南海一號”沉船打撈后的長期工作,其歷史文化信息將為研究陶瓷史、貿(mào)易史、海上交通史提供依據(jù)。
據(jù)悉,“南海一號”沉船的打撈將耗資過億元人民幣!斑@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年代最久遠、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貿(mào)易船只,其價值是無法估量的,經(jīng)過海水浸泡后的鐵器、絲織品如何妥善保存,在世界范圍內(nèi)還沒有得到解決,因此,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張柏如是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