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此文版權屬《國際先驅導報》,任何媒體若需轉載,務必經該報許可。)
多數法國人都承認,華人對法國社會的影響總的來說利大于弊。但是,因為華人企業(yè)對法國本土企業(yè)造成了強大沖擊,使一些法國人開始把矛頭對準了華人
前一段時間,法國主流媒體《費加羅報》通過對巴黎“法中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吳長虹等華人的采訪,刊登一篇題為“中國人向巴黎塞納河右岸進攻”的文章,引起法國各界的廣泛關注。在文章中,《費加羅報》以近乎夸張的筆調報道生活在巴黎的華人不僅在塞納河左岸的13區(qū)扎下了根,還開始“占領”工商業(yè)發(fā)達的右岸各區(qū)(巴黎由20個區(qū)組成)。
用吳長虹本人的話說,華人其實早已融入到巴黎社會的各個階層,塞納河右岸多個區(qū)域都有華人聚居做生意,其中巴黎市政府附近的3區(qū)還是華人在當地最早的“根據地”,只是法國記者對華人并不了解,反而把華人族群的生活狀況作為一個“新聞”來炒作。
巴黎華人知多少
巴黎華人共有多少?據記者了解,在法國60萬華人華僑中,約30萬人生活在大巴黎地區(qū)(由巴黎市和周圍7個省組成;法國一個省的面積相當于中國一個縣)。其中,在巴黎市區(qū)生活的華人可能超過15萬。這一說法,得到了吳長虹的認可。
記者幾年來通過接觸法國華僑華人了解到,巴黎地區(qū)的華人以原籍浙江和廣東的人士為主,其中來自浙江溫州地區(qū)的華人占其總數三分之一多(也有人說占一半以上)。他們中雖不乏第二代或第三代華僑,但大多數人是上世紀80年代以后移民到法國的。
巴黎華人社會狀況不同于美國華人的一大特點是,雖然當地華人數量很多,但卻沒有形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唐人街”,而是散居在法國人中間。需要說明的是,當地華人多數通過合法途徑來到巴黎,但也有一小部分人是偷渡而來的,即所謂的“黑戶”。由于法國有在歷屆總統(tǒng)選舉后實施大赦的傳統(tǒng),且傳統(tǒng)上在法國生活10年以上的人都可獲得法國居住證,因此多數華人非法移民在“黑”幾年后都能夠取得法國長期居住證,甚至加入法國國籍。
巴黎華人的最大特點就是老實本分,“多干活、多掙錢、不惹是非”是他們的處世原則。而對于華人的生活態(tài)度,法國社會也非常認同。去年年末,巴黎地區(qū)發(fā)生大規(guī)模外來移民騷亂,但卻不見一個華人的身影,法國政府由此深感華人是外來移民的楷模。
華人生活面面觀
巴黎華人生活好不好?這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偟膩碚f,多數華人生活在“自己人”的圈子里,法國人對他們而言更多的是作為生意伙伴而存在,真正成為他們知心朋友的卻少。
由于生活經歷不同,老一代華人和新一代華人在身份認知上正逐漸顯現差異。老一代華人永遠承認自己是中國人或華人后裔,即使加入法國籍也總想著葉落歸根。新一代華人青少年則更認同自己是法國人,法國學校的教育讓他們習慣了法國人的思維方式。對此,送孩子在業(yè)余時間到中文學校讀書已在巴黎成為時尚,老一代華人都認為,學習中國文化是讓孩子們記住自己是中國人的最有效方法。目前,法國華僑華人會、法國潮州會館等重要華人社團以及《歐洲時報》等華人報社都創(chuàng)辦了中文學校,還定時舉辦各類文藝節(jié)目和讀書比賽,以便下一代華人子弟“不忘根”。
在華人圈子內部,也分“上流階層”和“大眾階層”!吧狭麟A層”主要由“老板階層”和融入法國主流企業(yè)或政府機構的“成功人士”組成,他們的生活基本已向法國上流社會看齊。有意思的是,法國人常常認為華人老板掙的錢比本國企業(yè)家多,因為前者多數開上了名車,住上了大房子,即使在巴黎這樣的“富人窩”都十分扎眼。法國人不知道的是,講排場是華人“老板階層”的“傳統(tǒng)”,他們即使在家粗茶淡飯,也不肯在外人面前“丟份兒”。
雖然巴黎“遍地黃金”,但處在“大眾階層”的華人生活還是非常清苦。由于巴黎華人有自己的天地,因語言和社會背景使然,大多數華工只受雇于華人企業(yè)。他們的平均工資不僅大大低于法國人,與法國前殖民地移民相比也有所不如。
造成華人收入偏低的一個重要因素,是目前尚有部分華人不擁有法國合法居住權。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只能接受一些華人老板的剝削,且不享受任何社會保險。如果在工作中受傷或生病,他們所得到的賠償金或醫(yī)療費用通常都相當有限。因此在法國,華人已成了“廉價勞動力”的代名詞!捌刚堄芯幼∽C的華人掌勺當大廚,并付給較高的工資以求穩(wěn)定;聘請沒有居住證的華人為配菜師和雜工,付給較低的工資以節(jié)約成本”的現象在巴黎中餐業(yè)界時有發(fā)生。據悉,巴黎許多中餐館里的大廚都是從雜工做起,在“黑”了多年以后,終于學到廚藝并拿到法國居住證的。
法國原住民對華人既愛且怕
因為華人勤勞能干且不怕吃苦,二十多年來,“法國化”的中餐已經逐漸成為當地的主流菜系之一,華人也逐漸控制了法國中低檔箱包和服裝紡織品市場。美味且便宜的中餐讓法國人“愛不釋口”,而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也大大提高了法國人的生活質量。多數法國人都承認,華人對法國社會的影響總的來說利大于弊。但是,因為有了廉價勞動力,中資企業(yè)就比法資企業(yè)更具有競爭力。從好的方面說,華人企業(yè)上交利稅比較多,對法國經濟做出了突出貢獻。從不好的方面說,法國本土餐飲業(yè)和服裝行業(yè)也受到中資企業(yè)的強大沖擊,這些行業(yè)的企業(yè)破產數在連年上升。
在這一背景下,一些法國人開始把矛頭對準了華人。2004年,法國警方在數家中國超市和餐館發(fā)現霉變產品,當地媒體對此大肆渲染,導致中餐遭遇冷落,許多中餐館被迫關門。至今,當地媒體仍時常報道中餐館衛(wèi)生狀況差或法國服裝廠因受華人廠商排擠而倒閉的新聞,導致法國政府部門對華人企業(yè)和餐館“盯防”越來越緊,甚至故意“找茬”。
近幾年因經濟不景氣,法國失業(yè)率一路走高,一度曾突破10%的心理大關,導致民眾因對政府不滿而否決了《歐盟憲法條約》。對此,法國政府決定收緊移民政策,以近乎苛刻的方式審批普通海外勞工的入境手續(xù),并開始在巴黎13區(qū)和19區(qū)搜查華人非法移民。這在以前是法律所禁止的。
面對來自巴黎原住民的冷遇,華人社會坦然接受,默默地以實際行動改變主流社會的看法。目前,“社會融入”已成為華人媒體出現頻率最高的單詞之一,各界華人都抱著理解的態(tài)度看待少數法國人的排斥心理,呼吁全體華人以公平的方式參與社會競爭,為巴黎的和諧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來源:《國際先驅導報》 作者:陳俊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