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不得從本網(wǎng)直接下載使用,如欲轉載請與原刊發(fā)媒體聯(lián)系。)
前幾天,有報道稱,聯(lián)合國決定從2008年開始只用簡體漢字制作中文文件。漢字文化圈內的各國,因漢字的字型不同,引發(fā)了不少混亂,但是中國在國際社會中壯大的影響力反映到了文字使用問題上。簡體漢字是現(xiàn)代中國的官方文字,其正式名稱是包含“簡化文字”意思的“簡化字”。1964年,中國政府制定發(fā)布了2238個簡化字,如果加上用于偏旁的漢字,大約可以簡化使用1.7萬個漢字。
韓國曾長期使用漢字,但是嚴格意義上,韓國使用的漢字與作為中文標記手段的漢字并不完全相同。1992年,韓國與中國建交之前,韓國一直使用老字型——繁體字。之后,經(jīng)過多次爭論,從1994年開始,包括中文教科書在內的大部分領域都使用了中國簡體字。
當然,目前為止,對普通百姓來說,簡體字確實還有些陌生。因此,只學習國內的傳統(tǒng)漢字然后前往中國的人,因為大部分簡體字無法看懂而容易感到驚慌,而且在韓國與中國的交流過程中,若不懂簡體漢字,就會面臨諸多不便。但是不能因為中國影響力正在壯大,就完全放棄我們一直使用的漢字字型。目前,漢字依然是理解我們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因素,而且用漢字記錄并繼承的大部分文獻中的漢字字型與中國簡體字完全不同。
從這個角度出發(fā),韓國需要采取考慮韓國狀況的漢字教育措施。應該考慮到,如果掌握很多以前使用的漢字,學習中國簡體漢字也就不會太難。
另外,把韓國指定為教育漢字的1800個字與中國2500個常用漢字進行比較,結果重復的漢字數(shù)量達到1619個。就是說,在韓國學習1800個漢字,其中89.9%與中國常用漢字相同。不僅如此,按照漢字字型標準,韓中兩國共用的1619個常用漢字中,包括簡體漢字在內,只有512個字的字型不同,所以只要學習這些不同的簡體漢字,就等于是學習了中國常用漢字的大部分。因此,雖然不少漢字的意思完全不同,但是在文字理解角度,只要學習并掌握我們已知漢字的簡體字字型,就很容易掌握中國文字。
目前,在國際社會,隨著以韓中日三國為中心的東亞影響力的擴大,正在開創(chuàng)通過漢字進行國際交流的時代,因此最近越來越多地強調東亞共用文字——漢字的作用和學習。但是如果想掌握真正意義上的共用漢字,就不能只教簡體漢字,應該同時教傳統(tǒng)漢字。
來源:韓國《朝鮮日報》 文:康齊(系首爾國立大學中文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