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放羊式”參觀,甚至有人在古城內撒尿,工作人員卻不加制止
按照孟局長的說法,收錢也是為了保護樓蘭古城。但是如何保護的呢,當我們跟隨日本游客進入樓蘭古城遺址時,見到的混亂場面卻讓人詫異。
當天,由于道路很差,我們的車輛沒能跟緊日本人乘坐的奔馳卡車,追了幾個小時以后,終于跟上了。日本游客團在距離樓蘭古城3公里的地方安營扎寨,我們也就在他們旁邊扎營。第二天清晨,他們坐卡車進入古城,但是我們的越野車沒有卡車底盤高,最后3公里我們只能徒步走進去,比日本游客晚了半個小時到達樓蘭古城。
樓蘭古城面積不小,在一片黃土雅丹地貌中,地面非常松軟,古城內隨處可見古代遺留下來的陶片和建筑用的木頭等等,城內主要的遺跡有三處:一是三間房,是過去的官署遺跡;二是大佛塔;三是一小段城墻。還有很多木制的居民遺址、人為雕空的木頭,地上還有很多碎的陶片。
當我們到達古城的時候,那些日本游客已經完全“放羊式”地散在古城各處。經過一段時間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樓蘭古城遺跡是一座完全不設防的古城,城里沒有正式的參觀路線,沒有守衛(wèi)和管理者,任何人可以在任何位置隨便踩踏。
日本游客在現(xiàn)場非常分散,而且他們很注意回避我們,特別是回避我們照相。盡管如此,我們還是看到了一些不文明的舉動。在古城內標志性的大佛塔前有一個小石牌標明“請勿攀登”,但分明能看到佛塔斜坡上有許多新的腳。挥袀日本游客在現(xiàn)場很快手繪了一張樓蘭的草圖;有個日本人還在古城內的土坡下撒尿。我們還驚訝地看到,有幾個日本游客正在撿地上的陶片,我上前予以了制止。而對于這一切,帶他們進來的文物站的工作人員,按道理,他應該是這里的監(jiān)督者、維護者,但他卻站在一旁,熟視無睹,不加以任何制止。反而得意洋洋地拿出一串東西對我們的一位同伴錢廣強博士說,“你看,這是我剛才撿到的,應該是一串古代的項鏈!
樓蘭古城遺址保護不力管理混亂 遺跡毀壞情況嚴重
我們在古城門口發(fā)現(xiàn)了5堆垃圾,在古城里面還有3堆,其中一堆是以前設在古城內的保護站撤走時留下的,但卻一直沒有回收和處理。
在采訪中我們了解到,保護站曾經設在古城里,但后來搬到了距離古城約30公里的簡易公路上,變成了兩個相距18公里守著不同方向公路的卡子,而古城內則再沒有守衛(wèi)人員,F(xiàn)場工作人員也承認,其實徒步前往樓蘭古城,四面八方都可以進,但開車就必須經過所設的兩個文物保護站。
帶領日本人的導游告訴我們,“其實這個文物保護站就是專門收錢的卡子,我們來過這里很多次,都是給錢后,他們帶我們進去,進去以后也沒人會管你。”
我們問保護站工作人員“你們職責是什么”?他回答:“來人的時候向縣文體局孟捍高局長電話匯報,他同意放行就放行,他說要收錢就收錢!
“那收多少錢呢?”“那也不一定,孟局長說了算,他說收多少就收多少。”
后來我們在若羌縣見到孟捍高局長時,他也坦白承認這些守護站的人員素質都不高,主要是臨時工,沒有經過相關培訓,“那種地方很艱苦,大學生不愿意去,都會跑的,找個人守著不容易。說白了,那里的人唯一的作用就是通風報信!
孟捍高局長還表示,保護站搬走也是因為要保護附近另外的古墓,而且“樓蘭遺址里也沒什么東西了!”
我們在樓蘭古城所看到的這些情況確實讓人匪夷所思,樓蘭古城的管理和保護現(xiàn)狀也確實讓人痛心。我們從古城徒步出來的時候,途徑一條干枯的古河道,滿眼望去有上千枯死的紅柳根,還有很多小螺殼,證明這里以前是條大河,而且水草豐茂,但現(xiàn)在已經完全失去了生命痕跡。我們好不容易看到了幾棵一半活著,一半枯死的紅柳。它們是這里僅存的半活著的生物,就像離它們1公里之外的樓蘭古城一樣,為了保留自己最后的生命痕跡,還在努力掙扎著。
在羅布泊地區(qū)呆了5年、多次去過樓蘭古城遺址的羅布泊鎮(zhèn)黨委書記郭高潮告訴我們,這些年來由于缺乏有效的保護,特別是缺乏保護的規(guī)范、措施以及資金,樓蘭古城正在流淚。“如果再這樣保護不力,過不了多少年,已經在中國歷史上消失過一次的樓蘭古城就會從此永遠消失。”(趙亞輝 圖/文)
[上一頁] [1] [2]